第466章 以前的歲月(2 / 3)

每次航空港的航天飛機運送貨物去太空港,都會攜帶一批種子,經過太空照曬之後再運回來。這些種子經過太空輻射的照射,基因突變,長得都非常旺盛。因此形成了一係列的昂貴糧食、蔬菜、水果品種。這些糧食、蔬菜、水果賣價昂貴,但是銷量供不應求,有錢人都愛這一口。

光是每年的太空育種計劃,就能為太空港的運營支出彌補很大一部分。

杜恪有錢,所以他現在吃的喝的都是最頂級的,對於超級環的同事們,他同樣大方,直接跟附近幾個太空果蔬種植基地簽訂合同,每天往超級環送來大批太空蔬菜水果,不限量供應研究員們吃喝。

“正是別人純粹,我們才不能虧待人家,千金市馬骨的道理一定要懂,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科學家加入我們。”杜恪感慨道,“當初老米要是願意對華裔科學家一視同仁,咱們的千百萬計劃也不可能吸引到那麼多海歸人才,沒有這些人才,我們又拿什麼超過老米。”

二十世紀前後的時間裏,老米絕對是自由燈塔,也是無數科研工作者最想去的地方。

當年國內多少人都盼著留洋,去往米利堅,也有很大一部分科學家真的就加入老米國籍不再回來。可惜現實是華裔在老米有無形的天花板,種族歧視更是不可避免,所以隨著華夏經濟騰飛,這些留洋的精英又紛紛選擇回國。千百萬計劃著實招收了大批人才。

“這我明白,切爾斯他們升院士,可沒有人說閑話……有也不敢當麵說。”

“抱怨很正常,畢竟引進來大批國際精英,擠占了國內不少人的晉升途徑。不過現在高端人才急缺,即便不引進國際精英,也輪不到他們。總之你當了超級環的主任,要多注意大家的想法,不要想著壓製,要引導、疏導,如何團結同誌也是一門學問啊。”

杜恪雖然年輕,今年也不過才三十四周歲,但是他當領導的資曆可不淺,二十多歲就領導國家實驗室了。

領導的藝術他還是很懂的——不過他大部分領導才華,還是源自於自己無可匹敵的學術權威,畢竟是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

“我盡量吧,老王退休前,也跟我說了很多,受益匪淺。再說了超級環還有你坐鎮,我們又在研究整個人類最偉大的項目,沒有誰會不開眼,在這個節骨眼上鬧騰。”

……

2033年6月。

第二屆月球科學院金蟾獎,在太空港月球科學院總部宣布,生物學獎被法蘭西一位生物學家摘取,數學獎被阿三國一位數學家摘取,而物理學獎則由華夏籍科學家塞薩卡·布朗獲取。

塞薩卡·布朗是玉米國移民,小時候在父母的帶領下翻越邊境牆,來到米利堅,長大後成為一名科學家,主要研究凝聚態物理,三年前為了更好地科研環境,加入華夏國籍,一直在電子流實驗室工作。去年他成功改良了矽金超導體,實現了273開氏度下常壓超導。

273開氏度約等於0攝氏度,基本接近常溫了。

這讓超導領域終於從冰點之下,開始邁入冰點之上,所以今年的金蟾獎,授予了塞薩卡博士。

之前杜恪的豪言壯語,要讓南天門計劃的各項科研成果,豪取金蟾獎十連冠,這才到第二屆就破滅。不過塞薩卡的研究成果,也是基於杜恪的杜恪晶陣基礎研究而出,故此在領獎感言時,塞薩卡謙遜的表示自己站在巨人杜恪的肩膀上,才能實現常溫超導。

去年區未央獲獎,也是大致的感言,基本上現代物理學要有所成就,基本都撇不開杜恪。

可見的未來,杜恪的真空波理論一出,整個物理學都會被他重新定義。

金蟾獎宣布之後,夏科大內部舉行了一場小型宴會,祝賀塞薩卡博士獲獎。正好杜恪回到科大空城的別墅,想跟老朋友們見見麵,也參加了這場宴會。

“塞薩卡博士,恭喜。”杜恪很隨意的穿著夏威夷大褲衩和寸衫,腳上踏著一雙皮涼鞋,整個打扮就仿佛在沙灘上剛曬完太陽。

“謝謝,很高興見到您,杜恪博士。”

說起來杜恪雖然還兼任著電子流實驗室主任職位,但是已經很少過問電子流實驗室的具體工作,塞薩卡也就是加入實驗室時,與杜恪交流過幾次,之後除了電視上就再沒見過杜恪。

“以後會經常見到的。”杜恪說道,既然拿了金蟾獎,那麼肯定要進夏科院,等幾年資曆熬出來再進月球科學院,那時候見麵交流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