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後,我能向您請教一些問題嗎?”
“可以,我下午沒有事情,讓陶校長安排一下,弄個沙龍。”
已經是夏科大副校長的陶勳,就在一旁,聞言點頭說道:“行,我來組織一下,潘校長、陳總、老金他們都在,就是曹庭軒不知道來不來。”
曹庭軒是當初電子流實驗室主研杜恪晶陣的首席研究員,陳威是副手。
後來課題組一分為二,陳威研究矽金半導體,隨後科大晶芯上市,他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且兼任副總裁,春風得意。而選了矽金超導體的曹庭軒,一心指望著能研究出超溫超導體,然後拿到諾貝爾獎,結果忙碌幾年不見效果。反而是移民過來的塞薩卡帶領另一支課題組,實現了0度常溫超導。
如今塞薩卡又獲得金蟾獎,曹庭軒自覺沒麵子,連慶祝宴會都找借口沒參加。
兩個組之間競爭比較激烈,據說私底下曹庭軒跟塞薩卡見麵都不打招呼。
“老曹不來就算了,我們這幾個人沙龍就行。”杜恪隨意說道,如今他已經逐漸甩手電子流實驗室,等過段時間大概要卸任,所以電子流實驗室的問題他不想管。
再說了有競爭力是好事,華夏這幾年不斷引進國外精英人才移民,著實讓華夏學術圈的風氣為之一肅。之前很多刷論文的混子項目,都在國外高水準的課題衝擊下,現了原形。加上中文核心期刊的創立,讓不少英文差的科研人員有了翻身機會,更是加大競爭。
混子越來越少,學術風氣自然漸漸好轉。
……
午宴後的沙龍,在杜恪的獨棟大別墅中舉行,水靜作為女主人,安排幾名阿姨,給客人們端茶倒水之後,便抱著小兒子去外麵串門了。
太空水果擺滿桌子,瓜子堅果也堆滿托盤。
杜恪伸手示意:“來,今天你們運氣好,這裏還有一點武夷山的大紅袍,我親自給你們泡一泡。”他坐在茶幾後麵,親自提水泡茶,展示茶道。
雖然在座眾人都不好這一口,但杜恪親自泡的茶,他們必須得給麵子的靜下心來品嚐。
“好茶,入口之後甘爽滑順!”陶勳校長是在座眾人中,除了杜恪之外,最懂茶道的——畢竟學術水平差了點,功夫更多放在吃喝上麵,“杜恪,你這是應該是母樹的茶葉吧,別人送你的好茶,不可能是茶林裏麵的大紅袍。”
“那你就說錯了,老陶,這些都是武夷山茶業局送來的,但不是母樹的茶葉,母樹已經不采摘了,每年修剪的時候可能落個一斤左右吧,但是品質層次不齊。送給我的是無性繁殖茶林采摘的,品質能接近當年的大紅袍,但是肯定要差一些。另外茶業局還送來不少岩茶,回頭你們一人帶一罐回去。”
“唔,我喝不出來分別。”塞薩卡博士老實的說道。
“哈哈,入鄉隨俗,老塞,以後多喝茶多品一品,就能找到茶道的妙處了。茶葉不夠我讓人給你拿過去,我這裏都是好茶。”杜恪笑道。
潘校長喝完一杯之後,接口道:“其實我還是喜歡六安瓜片,茶葉片大,喝起來過癮。”
陶勳點評:“這叫牛嚼牡丹。”
眾人給麵的笑了起來。
這既有學術的氛圍,又有人情的交際,令陶勳十分享受。
品著茗聊著科學,一個下午的時光就這麼輕鬆過去,回到自己的小區住房,老婆還在外麵串門未歸,他就拿出杜恪臨出門時送的木盒包裝茶葉,哢哢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然後打開抖音軟件,開始剪輯一個視頻。
最後配上這幾天特別火的一個BGM,點擊了發布。
發布之後,他就躺在藤椅上,不斷的刷新後台,看看有多少人給自己點讚回複加轉發。作為抖音認證的帶V抖主,他可是有著五十多萬粉絲。
BGM一遍一遍響起,視頻是用一幅幅照片串聯起來,並且每一張照片都配有文字。
“九章之父潘校長”、“新科金蟾獎物理學得主塞薩卡”、“科大晶芯首席科學家陳威”……最後重點突出、停留時間加倍的“杜恪”,還有結尾給茶葉的特寫——“杜恪送的茶葉,武夷山茶業局大師手工炒製”。視頻底下還有一段介紹文字:“一場小沙龍,想起了當初帶杜恪研究生時的歲月,恍然已經十年過去。”
很快。
後台就開始冒氣提示有信息回複,從一條到九十九條,三分鍾之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