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繡花(1 / 2)

幾塊青色巴掌大的絨毛布料,也不知道做什麼用的,還有幾色線。

王三秋數了數,雖然也有四五種,不過連方春妮的一隻袖口的顏色也比不上。

這個針線籃是竹編,外觀看圓圓的如同高腳盤子,扒開上麵層層疊放的布料才能發現,那高腳是空的,裏麵能放些巧精細的東西,比如多餘的針線,戴指上的頂針,和專門剪線頭的剪子。

王三秋遲疑著從裏麵掏出一個東西來,感覺有些燙手。

這是一個已經做出雛形的男式荷包,邊角雖然還是凹凸不平,還是能看出“自己”已經盡力在挽回拙劣的女紅技術。

“自己”在做荷包,給誰做的?難道“自己”真的是喜歡那豬肉?

可是自己見到那“喬哥哥”並無心動的感覺,會為這樣的人跳水?她覺得王姑娘不會的。

經過今的交談,王三秋更願意選擇相信趙六的話。也許這是“自己”孝心大發,想做給老爹的。

這主意不錯,王雲娘開始研究起做荷包來。

以前勤工儉學時,她進過一個老年藝術團當後勤,每周藝術團都會到各個廣場上義務演出。

她的工作就是星期跟著團隊在到處走。

老能看見白發蒼蒼的奶奶們戴著老花鏡,用彩色絲線縫補道具服裝,她也跟著看她們用什麼平針,梭針繡著花邊。

黑布做底配以紅綠線的繡花荷包,這是她在茶客腰上看得最多的東西,幾乎人人一個,當然忙碌的王大財除外。

其實王大財也有,不過他舍不得掛,寶貝一般藏在櫃子裏。

如今手上的黑布荷包上還隻有半片看起來像葉子的東西,王雲娘翻出青色的繡線,想象著“自己”繡花時的情景,慢慢摸索著,也開始一針一針戳起那片七歪八扭的畸形葉子。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王三秋眨眨已經盯得有些發花的眼,抬頭看向窗外遠處的屋脊,讓眼睛緩和過來,心裏越發佩服方姑娘的手藝。

突然後門上有些窸窸窣窣的聲響,緊接著是輕輕的敲門聲,還有那熟悉的鴨公嗓:“三秋,三丫頭!”

灶間洗碗筷的王大財探出頭來看了一眼,又聽聽閣樓上沒有任何聲響:三秋隻怕是在睡覺。

門板又被人拍響,這次聲音大些,王大財趕忙放下手上的活計,一邊應著聲,一邊跑著到後門邊,撩起衣襟擦了擦手上的水漬,才拉開門栓。

“王……王叔,你在啊?”趙六一眼看見開門的是王大財,有些結巴。

按平時的習慣,這時候王大財應該在鋪裏端著碗吃飯的,因為王三秋不喜歡他在井石桌吃,那是三丫頭的地盤。

“六,是來找三秋的吧?”王大財遲疑一下,又看看沒有動靜的閣樓,低聲道:“六,你告訴王叔,三秋現在還去喬九那裏不?她跟誰在一起?”

趙六一慌,又趕忙笑道:“三秋一直老老實實的,沒做啥,也沒有去喬九那裏。今都隻是買東西。你放心吧,王叔,你不會連我都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