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大好機會,是唱三的戲。但大餘渡人氣不錯,又加演了二,今是最後一晚上的戲,很多舍不得錢的人都會來聽一次。
因為這一個戲班一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來,聽戲的人多,能賣的涼粉也就越多。
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王大財不靠譜的手藝上,光有辣椒油還不行,好的涼粉也很關鍵。
王三秋讓六又跑了一趟,花了十五個銅板,連那家給第二準備售賣的涼粉都全買來了,足足三大盆。
趙六機靈,又是一個鎮上麵熟的人,好歹連盆都給人家端走了,賣完了再還他。
家裏的錢幾乎被她花光,簡直是孤注一擲,不過這樣的日子王三秋已經習慣了,在前世手上就沒有存下過錢。
太陽在王家父女和趙六的忙碌中落下,不等鑼鼓響起,王家也出發了。
王大財在背簍裏放上一大盆涼粉,十幾副碗筷,王三秋提著裝有罐辣椒油和蒜泥、醬醋、鹽的竹籃子,趙六則扛著兩根長條高凳,三人一路抄著巷子到萬家客棧外的戲台前。
比起第一晚上,這次看戲的人更多。此時戲還沒有開唱,來得早的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拉著家常。
王三秋也不多耽擱,一到那裏,離著萬家客棧遠遠的尋了一處稍微寬敞的地方,並排放下條凳,又將涼粉盆放在上麵。
她也不用案板,直接把涼粉在手上托著,用刀切成條狀,擱進幾個碗裏。
這邊剛剛一擺上,就有眼尖的人看到了,這時候大家正等著開戲呢,賣瓜子皮蛋的盡在人堆裏吆喝打轉。
“喲!王大財,什麼時候不光賣早飯,連宵夜也賣上了?”有熟悉的茶客上前打招呼。
有熟人好辦事,王三秋正愁怎麼開張呢,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不算宵夜……就是跟孩子們折騰一些……玩意。”
被熟人一調侃,王大財有些結巴,他最習慣的還是他的那個地,客人自己上門,今這樣出門擺攤,還是第一次。
“叔,我們現在賣些涼粉吃,叔要不要來一碗嚐嚐,不好吃不要錢的。”王三秋插嘴道。
來人一身漿洗得筆挺的靛青衫子,是鎮裏銀錢不算寬鬆,但好麵子的那一層人。
“不好吃不要錢啊?”那茶客輕笑道。
又不是沒有吃過王大財的包子,除了夠大,貨真價實的分量足,味道上嘛……還真的不校
自然也知道王大財厚道,不多其他,對他道:“你也是老實人,就別什麼不給錢的話,不過就一文錢,比茶水還便宜,哪能真虧了你的,給我弄一碗嚐嚐。”
王三秋早就等著這句話,他那邊話才完,這邊在提前準備好的涼粉條上放好醬油醋蒜泥,淋上一勺紅油。
這是第一個顧客,王三秋故意多舀了幾粒花生碎,一會嚼上會特別香。
最後在紅油上撒上幾粒蔥花,紅豔豔綠油油,襯在白瓷碗裏,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
沒有準備坐椅,客人隻能端碗站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