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錢”程似錦(2 / 2)

這個靠送柴送菜累計到的積分用處也大,可以兌換一些在昌平府這裏花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上百的農戶就緊緊圍著金秋苑的運行而勞動。

熬辣椒醬和蒸煮罐頭都需要燒火,現在木柴銷耗大增,每天幾個大灶都是熊熊燃燒,需要燒上百斤的幹柴,王三秋擔心三五年後會砍禿幾座山。

她可不想先破壞再治理,現在就開始分片砍伐樹木,固定送柴的人還得負責栽樹,更歡迎送竹炭過來。

相比起樹木,生長迅速的竹山基本上砍伐不盡,隻要有老竹根在,一年就能長成林。

能想到這麼多東西,一方麵是王三秋自己想到的鼓勵方法,另一方麵也是牛大戶他們這些天天在田間地頭打轉的人出的主意。

隻要他們說出來,王三秋覺得有用,就會不費餘力的滿足。

想要做大產業,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尤其是像王三秋現在這樣牽扯的方方麵麵都多,需要人種植,需要人加工,還需要人銷售,很幸運的是她在每一項上都遇上可靠的人幫忙。

鎮上的人對王家羨慕有之,嫉妒有之,各種汙言穢語有之,唯獨敢當麵挑釁的沒有。

畢竟王家不再是一個老鰥夫帶著一個不男不女孩子艱難度日了。

尤其是現在,有人送錢來,有人下聘禮。

王三秋的定親很是低調,在魏榮的商隊裝車離開後,喬九也返回府城,接下來他需要準備新房和婚禮。

以王三秋的意思,成親後她會經常到金秋苑,喬九也是會住在這裏的,嫁妝就留在大餘渡,用不著搬去府城,也就有兩個家。

喬九對她不帶嫁妝過去沒有意見,女兒家準備嫁妝,無非就是親手繡的被褥床罩衣帽鞋襪之類,而這些恰恰是王三秋的短處,他也沒有看中這個。

能得到王三秋親手繡的花腰帶,已經是喬九意外之喜,有一樣就足夠了,再多他怕自己吃不消。

下聘禮之後,王三秋也踏實的在家休息,她感覺自己身體最近容易乏累沒精神。

想到馬上就要成親,為了成為狀態更好的新娘,王三秋準備不去操心金秋苑的事,天天在家裏做女紅針線。

喬九不要王三秋做幾身衣服什麼的,這些東西都已經安排繡娘們做了。

她決定做鞋襪褻衣,貼身之物還是自己動手比較好。

本以為能清淨幾天,在喬九離開的第三天臨桐鄉試結束,疾風堂的閔啟宴來了。

林氏被張家四爺帶走,王三秋沒有追究王文俊的問題,他要鄉試了。

雖然對這母子倆心生厭惡,但畢竟是同一個血緣。

如果王文俊能考取秀才,張家就會送回林氏,不會讓一個秀才多出當奴婢的娘。

林氏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叔母,她當奴婢,自己也顏麵無光。

但那些銀子的去處,王三秋還是讓人去縣裏打聽了。

五十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即便是王三秋現在銀錢如同流水,五十兩也能做一番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