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立主科舉(2 / 2)

杜伏威、竇建德、王世充、林士弘、劉武周、薛舉這些強豪哪一個是關隴集團的?

唯一屬於八柱國後人的李密,靠的也不是關隴集團,而是翟讓創建的瓦崗農民軍。

軍事集團卻不掌兵權,除了空有影響力,還有什麼?

即便李淵的崛起也是因為他是太原最高軍事長官,太原留守,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方才有造反的力量。

不可否認,李家的身份給李淵一統下帶來了不的便利,但真正的實力,還是一點點打出來的。

士族的力量在於影響力,除了這些不足以跟皇權抗衡。

士族之所以成為特殊的存在,是因為治理國家維護地方安定少不了他們,他們掌控的人才基礎是朝廷最需求的存在。

但真要士族世家能夠淩駕皇權之上,那就是存扯淡。

如武則那樣,完全不顧影響發展,不顧地方安寧,大開殺戒,世家連還手的餘地也沒有。

這已經是刀板上的魚肉,麵對長孫無忌的召喚,哪有不從的道理。

相比李治、李元璦的政治態度,長孫無忌掌控的關隴勳貴近況也因褚遂良的貶黜而人心惶惶,似乎也預示了關隴勳貴的衰敗,彼此皆屬於一條繩上的螞蚱。

此刻此刻,哪裏顧得上曾經的仇怨,互助互暖方是正理。

長孫無忌看著堂下的七人代表,他們或許因專心於家族內務聲名不顯,但絕對是五姓七望中最具實權的人物。

“諸位都是能夠主事之人,老夫也不賣關子。老夫希望你們能夠動用關係號召族人全力參加來年的科舉。”

長孫無忌肅然的看著堂下七人。

堂下七人臉色皆驟然微變。

科舉是他們最忌憚的存在。

士族能夠高高在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漢末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製,門閥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麵。

士族做夢都想回到九品中正製時期,重新掌控他們的核心力量。

科舉的誕生卻與他們唱起了反調是他們最忌憚抵製的存在。

“長孫太尉,這是為何?”

崔家宗子崔瑋帶著幾分警惕的看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搖頭道:“不為什麼,老夫受夠了你們的愚蠢。”他突然提高了聲音道:“抵製科舉,排斥科舉。你們五姓七望,什麼東西?有這個資格?朝廷會因為你們的抵製排斥而不推行科舉?科舉是未來的走向,大勢所趨。大勢麵前,你們包括老夫算得了什麼?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既然左右不了,為什麼不換一個思路考慮?”

“你們的宗族學堂有著最好的先生,你們的書庫有著千年的文化傳承。你們的子孫,自幼學習四書五經,接受最好的教育。你們子孫的起點甚至是部分寒門、百姓的終點。不就是科舉考試,你們怕什麼?抵製什麼?”

“現在廟堂上一個個因科舉而崛起的寒門子弟,不都是你們抵製的功勞?不參加科舉的成果!!!”

“如果科舉中舉的都是你們族人,科舉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做文章,筆上功夫,論學識的淵博,你們才是最拿手的,寒門那麼跟你們比?又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