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欽差給易大通想出的兩條法子,竟是一條也不好走。
易大通試著用萬金雇武者的威勢,壓迫雇武者中較為憨直的幾個,讓他們將過去的案子讓給自己。
涉及到自身利益,卻是沒有一個願意的。
易大通心中惱恨,怪隻怪自己不是真正的監武官。
沒有實權管束這些個雇武者,才讓他們如此不怕自己。
越是如此,易大通越是希望能成為真正的監武官。
易大通接連失敗幾次之後,終於不敢再嚐試。
這江東監武所中也有聰明人,若是行事再過分些,生怕被人揭穿秘密。
明知第二條路確定走不通後,易大通長歎一聲氣:“還是要錢呐!”
接著易大通回府上下搜索,將所有銀票都找了出來。
第二天一早,他就到太守府報到。
欽差就暫住在其中。
如今太守府已經無人居住,上任太守陸守拙帶來的家丁和仆婦散盡。
隻有衙門中的衙役隔上一段日子來粗粗打理。
直到欽差來江東城,這才掃出一個小院子讓欽差莫敬古居住。
這莫敬古是個文人,但不太欣賞風骨節操那一套。
在他任上最信奉一句話“守住底線,指條出路。”
莫敬古從不拒絕他人給的好處,但也從不在規則上徇私舞弊。
隻是在收了銀錢之後,再教人一些通過考核的法子。
朝中要人知道莫敬古這脾氣,又因為莫敬古確實有些能耐,是個能臣,便經常重用。
都說水至清則無魚,更何況如今大梁朝野上下,要找個真正清廉的官員也不容易。
這位莫敬古反而成了可用之才。
就連為人嚴謹的武侯,也托莫敬古來江東城,查訪可提拔為監武官的人才。
莫欽差此人的重要,易大通自然是心知肚明。
能否真正成為監武官,全看莫欽差的指點了。
所以當他懷揣所有銀票,清早來到莫欽差院子前時,已是卑躬屈膝,就差當場跪下。
而莫敬古則是神清氣爽,微豐的麵孔白潤福相。
他笑嘻嘻地請易大通上座看茶。
在易大通顫抖著遞來全部身家之後,莫敬古笑道:“易大俠當真客氣。想是第二條路沒有走通對麼?”
易大通尷尬地歎了口氣,看著麵前衣襟道:“還請欽差大人能夠指點迷津。”
莫敬古站起身來,他人生的不高,穿一身官服顯得斯文老道。
就見他在堂內踱了幾步道:“倉促之間要你辦一件驚天大案確實不易。
或許隻能從治案嚴謹上動腦筋了。”
易大通睜開希冀的眼睛,探身問道:“治案嚴謹?”
莫敬古點頭道:“是的。這幾天我已經將你們監武所三年內的案子全都看過。
其中確實有不少還存紕漏。但若是為過去的案子翻案,這第一板子反該打在你不嚴謹之上。”
易大通自覺已經聽不明白莫敬古的意思,隻問道:“那小人該如何……”
莫敬古繼續說道:“而最近的案子中我有一樁較為在意。”
易大通眼睛一亮,忙問道:“還請莫大人提點!”
莫敬古點點頭,重新坐回主位從容道:“就是調停青城派與海沙幫那一起案子。”
易大通雙眼一縮,道:“陳攻的案子!”
莫敬古麵色平靜,看不出喜怒,隻說道:“他這案子因所有罪犯伏誅,但又有人證口供,所以辦成了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