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櫻桃饆??(1 / 2)

灞橋邊風雪正急。長安人送客至此,過了橋,便是西出陽關,天涯歧路兒女沾巾,說不得的傷悲,因此這橋又有別名,叫做斷腸橋、銷魂橋、情盡橋。

時至暮冬,天氣不複舊時寒冷,橋邊積雪亦有融化的跡象。坊間早有勤快的娘子小販和蒸了饆饠、饅頭、胡餅,挑著熱氣騰騰的擔子叫賣,或是幹脆撐開一兩張桌椅,供過路的旅人歇腳。

董二娘子一邊翻動著蒸屜裏的饆饠,一邊空出一隻耳朵聽別的販子閑聊。

賣湯餅的何五郎見她也聽著,順口問了她一句:“董二娘子,你天天早出晚歸,在灞橋兩邊賣餅,見過那水鬼麼?”

“水鬼?”董二娘子茫然道,“什麼水鬼?”

何五郎指手畫腳道:“你竟然不知道?最近灞橋底下總是溺死人嘞。前日才有一個客商,從這裏出長安去,夜裏他的好友們為他送行,在橋頭喝多了酒,一覺醒來發現他不見了,到處找也沒找到,結果你猜怎麼著,天一亮——”

董二娘子瑟縮了一下脖子:“怎麼樣?”

何五郎神秘兮兮道:“他們發現啊,這商賈被一條又一條翠綠柳枝綁在灞橋底下,渾身濕透,已經溺死了。你說,這大冬天的,哪來的帶葉子的柳條?”

一隻冰冷的手忽然搭在了董三娘子肩上,嚇得她一聲尖叫,險些碰翻了蒸屜。好在拍了她肩膀的那隻手立刻扶穩了籠屜,免去了一場災禍。

“抱歉,我叫了您兩聲,見您沒有反應,才碰了您一下。讓娘子受驚了。”

董三娘子驚魂未定地看去,見攤子前是一位身著白衣的青年男子,神態文雅,也沒有要把自己拖進水裏溺死的架勢,這才放下心來,問道:“郎君要些什麼?”

男子笑吟吟道:“可是石大娘子?”

董三娘子一愣:“家慈在世時,人稱石大娘子,在此賣餅。但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青年用袖子掩口,咳嗽了兩聲:“想是我記錯了。不過石大娘子的女兒,想來也會櫻桃饆饠罷?”

董三娘子忍俊不禁:“瞧郎君穿的也如此單薄,莫不是記錯了季節?如今可是隆冬,哪裏來的櫻桃呢?”

“那若是我這裏有櫻桃呢?”

何五郎在一旁嗬嗬笑道:“郎君若是這個天氣能摘到櫻桃,我都會做櫻桃饆饠。”

青年對他的譏笑置若罔聞,從書箱裏掏出一個水精盒子,放在攤上。水精盒玲瓏剔透,從外可見裏麵裝滿鮮紅的櫻桃,裹著冰屑,瑩潤可愛。

董三娘子吸了口冷氣,半天才伸出凍僵了的手去拿起盒子:“既然有櫻桃,我是做得出來櫻桃饆饠的。煩請郎君稍等片刻,我需得包一個饆饠出來。”

她從溫著的麵鑼裏取出一張薄如紙張的麵皮,將去核的櫻桃灌上飴糖,整整齊齊碼在麵片上,再巧手卷起麵皮邊緣,擰成花形,恰好把櫻桃包住,露出四點鮮紅。

等她燒籠屜試熱的時候,白衣青年卻站到何五郎攤前,問起了水鬼的故事。

何五郎難逢知己,說得口沫橫飛,末了不忘拍拍對方的後背,叮囑道:“聽說溺死的都是少壯男子,就像你我這樣的!天黑了可別在灞橋徘徊,我最近一到傍晚就收攤回長安,一刻都不敢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