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是非對錯誰能知(一)(2 / 3)

鄭麗今年二十三、四歲,是醫院胸外科的一名醫生,大學期間還曾經是他們學校女子籃球隊的一名隊員,常成跟鄭麗之間便是通過打球認識的。

五月中旬的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在病房裏呆得久了,常成便打算到下麵去活動活動。出了住院部的大門,見三號球場西頭的樹蔭下圍著一圈人站在那喝水、說話,常成便習慣性地在一號球場西頭的樹蔭下停了下來,準備站在那裏遠遠地看他們打球。過了一會兒,發現他們像是已經打罷了比賽,抬頭看見三號球場對麵的籃球架下還放著一隻籃球,常成便走過去將球拿了起來,然後,一個人在那兒練習投籃。

投了幾下之後,再投的時候,籃球撞在了籃框上,一下子飛出老遠,常成便轉身跟在後麵攆。鄭麗當時剛打完比賽,正背對著常成站在三號球場西半場的一角跟人說話。見對麵的人提醒她,說是後麵有球過來,便轉過身去往後看。就在鄭麗剛轉過身的當口兒,籃球已經“撲撲嗵嗵”地蹦到了鄭麗的腳下。見狀,鄭麗用右腳的腳尖輕輕將球往上一挑,然後,再用右手使勁兒將球往下一拍,待球從地上高高彈起後,便伸出右手將籃球給穩穩地托在了手上。

常成當時並不知道這隻籃球是鄭麗的,所以,見鄭麗把球拿在了手上,等隨後趕過去後,便站在鄭麗的對麵等著鄭麗把球還給自己。鄭麗當時是既想把球交給常成,但是,又有些不太情願。在看著常成稍微猶豫了一下後,隨即便又把頭低了下去;待再次抬起來頭時,見常成正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她,鄭麗便向常成示意、讓常成往後退。當常成按照她的意思開始往後退的時候,鄭麗在拍著球跟了過去。

等來到球場的中間線附近,鄭麗便停了下來,然後,便將籃球扔給了常成。見常成把球接到手上後,鄭麗便又示意常成把球扔過來,意思是要跟常成打一局。

常成此前並不認識鄭麗,亦未曾見過鄭麗打球,更未與鄭麗在一起打過球,所以,見她剛才的運球動作看上去雖然顯得十分老練,但是,人卻生得是麵容清秀、身材苗條,不像是塊打球的料;待開打後,常成便沒有正規其事地對鄭麗的進攻行動進行阻攔,而是任由鄭麗放開了打。見鄭麗運著球,在自己的麵前三晃兩晃後,突然一個加速從自己身邊繞了過去;待衝至籃下,一個三步上籃便把球穩穩地投進了籃框,整個進攻過程顯得十分流暢。這讓常成在見識了鄭麗的球技的同時,心裏也開始感受到了一點小小的壓力。

來到籃下把球拿在手上後,見鄭麗正沿著球場的邊緣往回跑,常成便把球扔給鄭麗,希望再跟鄭麗打一局。見狀,鄭麗並沒有拒絕,帶著球回到中心線附近,重新舉行完發球儀式,鄭麗便再次運著球準備進攻。見鄭麗的確有兩下子,常成便不敢再小看她;不過,考慮到男女有別,開賽後,常成便決定采取“外鬆內緊”的方式對鄭麗實施防守。

這一招果真湊效,鄭麗運球的技術雖然很嫻熟,球就像是粘在她的手上似的,常成想搶斷很難;但是,無奈常成身高臂長,反應快,動作也很靈活,鄭麗若再想輕易突破常成的防守亦難。然而,鄭麗不愧是“油條”級的隊伍,見幾次企圖突破常成的防守都沒有成功,卻仍舊打得是不急不躁。最後,在做了一個假動作將常成騙向自己的左側後,迅速拿著籃球做了一個躍起投籃。就在常成反應過來,一邊伸手阻攔、一邊打算往回跑,準備在鄭麗投籃不中的情況下,迅速把球搶在自己的手上時,卻見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後,應聲撞入框內。

見鄭麗三步上籃的技術相當了得,中遠距離投籃也十分精準,待第三局的比賽開始後,常成便顧不上那麼多了;除了因為男女有別,在實施“貼身”防守的時候,注意與鄭麗之間保持著一個適當的距離外,便一直緊緊地盯著鄭麗,對鄭麗開展堵截,並將鄭麗始終限製在中場附近。

常成這一動真,鄭麗一時半會兒還真就拿不出有效的辦法突破常成的防守。見左衝右突連續幾次都無法前進一步,為了保持主動,避免球被常成搶斷;同時,也是為了喘口氣,冷靜地思考一下下一步的進攻方案,鄭麗便索性把球運到了後半場,與常成之間拉開距離。若論體力,常成毫無疑問地會認為自己的體力應好於鄭麗;若論速度,常成同樣會毫無疑問地認為自己的速度要比鄭麗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常成所應拿出的最佳方案就是衝到後半場去對鄭麗進行搶斷。若搶斷成功,則可以依靠自己的這兩大優勢迅速將球帶至前場進行投籃;若搶斷不成,則同樣可以依靠自己速度快的特點,在這麼長的距離上對鄭麗進行攔截。不過,見鄭麗退到那裏後,看她的眼神像是有意想誘使自己過去似的;由於鬧不清楚鄭麗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啥藥,常成覺得自己還是在中場附近對鄭麗實施堵截比較可靠。

經過一番短暫地調整之後,鄭麗終於再次向常成發起了進攻。在帶著球衝至常成的近前,見常成防守甚嚴,鄭麗旋即一個轉身,把球給帶了回去;隨後,便又照葫蘆畫瓢地來了一次。在此之前,鄭麗實際上已經發現了常成在防守上所存在的漏洞和在防守技術方麵所存在的薄弱環節,所以,這兩次試探性進攻,鄭麗其實是在暗自評估一下進攻的成功機率。

等第三次的進攻行動發起後,待衝至常成的近前,鄭麗便迅速將球由右手交至左手,並趁著常成的身體被吸引得略微往自己的左側移動之機,左手一用力,將球快速從常成的兩腿之間穿了過去;爾後,再利用常成左轉身不及其右轉身快速靈活的弱點,迅速越過常成來了個人、球分過,順利地突破了常成的防守。在先於常成將籃球搶到手後,鄭麗一邊拍著籃球向籃下衝去、一邊跑出一條斜線用自己的身體阻擋住常成回救的線路。待衝至籃下,為了防止常成從其背後進行“蓋帽”,鄭麗便沒有將球舉起來進行投籃,而是在跑動的過程中,將球從身體的前下方掂向了籃板。

如果說第一場比賽常成完全是在承讓著鄭麗的話,那麼,後兩場比賽常成可是實打實地在跟鄭麗打。見自己連輸三場不說,並且,在這三場比賽中,自己竟然連球都未能夠碰一下,這讓常成在感到有些難堪的同時,“殺性”也一下子被激發了起來。待把球拿在手上後,回頭見鄭麗一邊往回跑、一邊嘻笑著回望自己,常成在把球扔給鄭麗的同時,又特意補充了一句道:“我們再打一局。”

在此之前,鄭麗已經打過一場正式比賽了,當下,又馬不停蹄地跟常成連打三局,這會兒真的是感到有些累了。在把常成扔過來的球接下後,帶著球來到中場線附近,見常成隨即跟著走了過來等著她發球,想到常成像個小孩子似的,輸了這一局便急著想打下一局,一副輸不起的樣子;又想到常成剛才在爭搶的過程中的那副狼狽像兒,鄭麗便沒有再次發球,而是在那裏一邊拍著球稍稍休息,一邊由於實在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發出陣陣輕笑。為了避免進一步刺激到常成的自尊心,鄭麗便在那裏笑一笑,複又把球擱在地上拍一拍、借機掩飾一下。如是者反複幾次後,鄭麗這才終於止住了笑,隨即,便抬起頭來微笑著看著常成道:“我認識你,你是在神經外科住院的一名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