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遇襲(二)(1 / 2)

當新營一幹人馬還在從牙山北上漢城的道路上蝸行時,天津直隸總督衙門卻是一片忙亂。

李鴻章斜躺在藤椅上,默然不語,渾身上下透著說不盡的疲乏,帳下的一眾幕僚也是滿臉戚戚、肅然而坐,一時間簽押房內倒是安靜的很······

“就在今日無恥的東洋矮子竟然正式拒絕了雙方即將擬定的共同撤兵協議,反誣大清無事生非。現在誰都能看出這群東洋鬼子是準備在朝鮮賴定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朝鮮,大清朝最後的藩屬豈能丟失?!一旦朝鮮有失,不說那些時刻不忘削弱漢臣的滿蒙親貴饒不了自己,就是那些眼紅北洋強勢的滿朝文武也會一哄而上、分崩北洋,到那時,老對頭翁同和還不號召滿朝清流活活罵死自己這把老骨頭?!不行,朝鮮不能有失!······不僅兩宮就是當朝諸公也是極力主戰,可是他們又有誰知道那個東洋小國開化二十餘載,國力已經今非昔比嘍~~~大清諸軍,哼!都是一群飯桶罷了。就連淮軍現在也是暮氣沉沉,不堪重用,這勝負還真的難說呀······如果當初聽了聶士誠的建議,大軍北移仁川,控製漢城,盡占要地,占盡主動。今日也不會如此被動了,唉~~~看來這場自己一直竭力躲避的戰爭是無法避免了。”一念至此,李鴻章起身端起茶盞輕啜一口,緩緩問道:“如今談判破裂,諸位有何高見?”

一陣沉默後,一位幕僚首先說道:“日本國小民寡,不足為慮。如今氣勢凶猛、咄咄逼人,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難道日人還真敢同我天朝開戰不成?!隻要中堂大人調遣北洋數萬大軍入朝,當可驅逐日夷,定安朝鮮。”

此語一出,馬上就有人連連應和,聲言極是。

李鴻章心中罵了聲:白癡,麵上卻是淡笑微微,不置可否。

“找西洋強國幫忙調解,如何?”另一個幕僚試探著說。

“英國如此強勢介入調解,最終還是毫無成效。看來日本人是貼了心要染指朝鮮了,其他諸國又豈能令日人住手?!真不知道這個白癡是怎麼進入自己帳下的。”李鴻章微微遙了遙頭,心中暗道。

其他幕僚見主子臉色不善,都識趣地閉嘴禁言。簽押房內再次陷入沉默······

“中堂,如果我們美利堅的海外領地受到其他國家的無恥侵略,那麼政府一定會向侵略者宣戰的。”怪異、憋調的話語聲在沉默中響起。

房內眾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說話者——李鴻章的秘書畢德格。

“這裏是東方,有些事情是很複雜的。大清也不是美利堅。”李鴻章對著自己的秘書說道,隻是那微微的笑容中夾雜著說不盡的無奈。

畢德格習慣性地聳了聳肩。雖然在神秘的東方很多年了,可他還是搞不懂這些東方人的思維。

簽押房內再次陷入沉寂之中,李鴻章緩緩地端起茶盞,咂口茶後,順勢放下,目光卻定在了自家女婿張佩倫身上。

看到嶽父谘詢的目光,張佩倫略一思付,緩緩道:“今,英人調解已破。日軍持續增兵,進駐漢城,足見其狼子野心。中堂大人應該上奏朝廷做好應戰準備,派遣大軍進占平壤,穩固北朝鮮,以防萬一。雖然北洋困難重重,然而當道諸公輕視東洋,清流言戰,兩宮更是力主揚威於藩屬,此時大人也隻能對日強硬了。當然此戰能避還是不打為妙,大人可以邀請英、俄、美等國介入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