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住宅中普遍存在的是院落住宅,即便是現代社會,在廣大的農村仍然以院落住宅為主。
一、院落住宅的風水環境
按照住宅風水的要求,一個吉地,大體上應當背山麵水的特征。所謂背山,就是後麵要有靠山,要有“龍脈”。“龍脈”在風水寶地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好氣場生成的源泉。在龍脈之前應當有一塊平曠的場地,也就是風水學上說的“明堂”,這裏就是擬建住宅的基地。明堂之後有一座較高的山即“祖山”,從這裏分出支脈,向左右兩側延伸呈環抱的形勢,從而把明堂包圍在中央,由此就形成了一個以明堂為中心的內向的自然空間。
從風水學的觀點來看,這種因山勢圍合的空間可以起到藏風納氣的作用。明堂之前應該有河流或者水麵,明堂正對著的遠方有“朝山”作為屏障。而由外部進入明堂,則需要經過“水口”這個地方。水口應當寬窄適中,其左右應有山巒夾峙。
從這樣一些外部特征來看,我們便不難聯想到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做的那一段著名描寫: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如果認為這一段描寫就是古人心目中理想的住宅環境,那麼這和風水學中的選擇實在是相當接近。
所謂理想環境,不外從兩個方麵看,一是屬於物質功利方麵的,也就是良好的空氣、陽光、朝向、綠化等條件。按照風水進行選擇,幾乎所有的村落都不外是背山麵水、坐北朝南,因而都能基本上滿足這方麵的要求。另一方麵屬於心理、觀念和象征意義方麵的,這些和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因素相關聯。從後一方麵來看,應當承認風水中可能確實存在著一些迷信和糟粕,但是就其尊重自然環境,已達到使住宅、村落建築與環境相和諧的角度來看,後一方麵也還是有著更多的積極意義。
正如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所指出的,風水是:“使生者與死者的處所與宇宙信息中的地氣取得和合的藝術”,我們更應該從積極的方麵來看待風水問題。
當然,講風水也得有一個可供選擇的自然條件,一般地講,凡是有山有水的地方,風水便廣為流行。在明、清兩代,風水分為江西和福建兩大流派,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與這兩省境內多山有關。
至於受風水觀念影響的地區則更為廣泛。例如皖南地區,特別是徽州地區黟縣的宏村和西遞村,至今仍保存著昔日古村落的容貌。這兩個村落就是按照風水的原則選定的,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仍不失為人間仙境。
二、風水與院落住宅布局
如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所說:“我們的空間處理同歐洲係統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住宅庭院的應用上。”而賦予庭院這種魅力並以此開創了別具一格的中國住宅文化的功勞,除了建築匠人之外,大部分的恐怕還得歸功於風水先生。因為如何對庭院內各種建築要素進行合理的組合,是風水住宅理論的主要內容。
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庭觀念很重,家庭之外的社會關係如同鄉、幫會等常有擬似親屬組織的現象,政治、教育也都受到影響。相對於歐美文化重視團體觀念,講究個人在各種團體中的權利義務,中國自有其文化上的特色。中國文化是以其人性自然而穩定的親情,作為內聖外王的整體思想的根基,使血親的講究融入文化的講究,家庭觀念因此滲透到各個方麵。折射到住宅上,就形成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對外封閉的中國四合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