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上,把所有幹擾人的正常思維及精神狀態的噪音統稱為“聲煞”。“聲煞”一詞是近代研究風水學的人提出來的。其實,“聲煞”早已存在風水學理論中,比如古人認為家門若對著鐵匠鋪是不吉利的,實際上就是因打鐵的噪音影響了家人的健康。隻不過沒有專門為之命名為“聲煞”罷了。不管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好,還是現代人對風水學的發展也好,針對噪音汙染而提出“聲煞”這一理論,是非常有道理的。
現在城市裏的噪音汙染是相當嚴重的,尤其是汽車的鳴笛聲更加刺耳。因而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們都向往尋找一塊清靜之地,許多樓盤的開發理念裏都寫進了靜幽,然而在嘈雜的大都市中,一個安然靜謐的生活空間對很多人來說隻不過是個奢侈的夢。
噪音常常造成人的精神不集中,心煩意亂,影響工作效率和休息,嚴重者可以影響到聽力、視力,導致其他疾病和造成事故,並使人的心理上產生痛苦,難以忍受。
一般來說,噪音的聲源主要來自於生產噪音、生活噪音、街道噪音以及交通噪音,白天在大城市裏,噪音達到70分貝時,就會使人感到相當的煩惱。當然人的煩惱程度隨著不同的地方會有差別,如在工廠、商店、辦公室或者家中等。另外,在不同的時間段聽到噪音,煩惱的程度也會有很大差別,比如人們在夜間聽到噪音和白天聽到噪音。一般認為,住宅的噪音不允許超過40分貝,具體到臥室則應該保持在20分貝左右。
噪音的傳播途徑大致有兩種,一是從空氣中傳播,二是通過固體介質如牆壁、樓板、地麵等傳播。如果在建築物上增強牆壁、門窗、地板等的隔音性能,噪音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有一些特殊的輕質多孔材料能夠吸收噪音,例如纖維板、軟木、泡沫塑料製品和橡皮、衣服等。硬質材料隻能阻隔或反射噪音,而不能吸收噪音,例如磚、混凝土、玻璃等。木地板的吸聲效果是混凝土地麵的10-15倍,如果在木地板上再鋪上地毯,吸聲效果會比混凝土地麵好30倍。采用較厚或有空氣夾層的牆體、密閉的門窗,都會有較好的隔音效果。
此外,住宅應該遠離噪音發生區,或者以一定寬度的綠化帶作為隔聲帶。風水學上認為,位於交叉路口或者直衝著街巷的住宅是不吉利的,這也是因為這樣的地帶嘈雜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