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住宅的通風與間距(1 / 1)

在風水學中,雖然常說“藏風聚氣”,但是對於對人體危害較大、風速較大的風,絕對是忌諱的。“藏風”,所要求的“風”應當是緩緩吹拂的。緩慢的氣流流動在住宅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傳統住宅中經常看到的照壁、屏風等,其作用之一就是使快速的氣流變得緩慢下來。

風水學中講“凡人家,屋門亂雜錯綜向,必定兄弟不和睦,……屋門前土堆重重,人住房內住墜胎,更兼眼疾年年有,火災加臨更莫開。”這些說法都或多或少的說明住宅要有通風間距,朝向要利於通風。

為什麼這麼強調通風呢?因為任何一個房屋都一定要有通風,才會有暢氣(財氣),如果屬於溫和的通風,通風狀況又良好,就是風水上的“藏風聚氣”,具有財運順暢,行事亨通的好運勢。氣流溫和地流入,同時在屋內循環,可以使我們人生順遂通暢,獲得財運的機會綿延不斷。

同樣的,過與不及都不好,如果風與氣流太過疾速強烈灌入,充斥整個屋子,反而是“風煞”,將造成屋子裏的人為財而疲於奔命,或失去情感性與人性的一麵,因而帶來傷害,結果自然得不到金錢財運。

房屋要通風,但不要一開窗就是強風刮掠而入。所以挑選房屋時,除了確認一定要有通風源之外,也要留心不要挑到容易使強風灌入屋內的房屋。看屋時,要現場打開窗戶,親自感受一下通風狀況,氣流是溫和地進入屋內,還是直接灌進來。並且在屋內各個角落走動一下,感受氣流是否在屋內循環暢通,有沒有氣流無法抵達的死角,或是某個方位、角落的氣流特別強勁,讓人感覺寒意不適。

室內外的空氣在一般情況下不斷地進行交換,這就是住宅的通風或說換氣。住宅房間必須有適當的通風換氣,以改善室內微氣候,減低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有害氣體的濃度,以減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塵。

住宅中的通風一般是采用自然通風,利用空氣的自然流動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在改善夏季室內微氣候上,主要是能使室內有一定的風速,形成穿堂風。在嚴寒的冬季室內則應該避免穿堂風的形成,需要利用通風以維持室內空氣清新潔淨時,可以適當的安裝通氣窗。

建築物的自然通風一方麵和風向、風速、建築物內外溫差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麵與建築設計如建築的朝向,門窗麵積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建築物之間的間距有關。

住宅朝向前後與其他建築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隔距離。而這個距離通常是由日照間距決定的。這樣不僅有利於采光,也有利於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