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陣會越來越壯大
這些年,兒童文學成了圖書市場的熱點,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異常熱鬧。這一點,從書店琳琅滿目的童書展架前能看到,從暢銷書排行榜上能看到,從作家富豪榜上也能看到,當然,從孩子渴求知識的眼睛中、從家長期待的眼神中更能得到印證。
聽說有一批成人文學作家也加入兒童文學創作的隊伍中去了,這裏麵有些人還曾經相熟。照我的理解,創作兒童文學作品,首先要明白,隔著文字和你麵對的是一副副純真麵孔,或者一群群懵懂少年。沒有一顆童心,創作者似乎難以下筆。人都有盲區,我不知道該怎麼給這個人群講一些他們愛聽、聽了還很受用的故事。
周作人先生,算作中國兒童文學的領路人,他說兒童文學應該是“有意味的沒有意思”,是兒童本位的。用這個標準去衡量當代的兒童文學作家,似乎能入周先生法眼的,也不少,不過仔細琢磨,似乎又沒有多少能夠留下印象。
不過,我以為,在路上總是好的。這說明關注兒童,關心兒童文學這件事情的人越來越多,套用一個時興的詞彙,供給孩子們文學藝術作品的隊伍這一側,是越來越壯大了。而且,這一側,在創作、出版、研討、批評等等的過程中,經曆著淘洗和提高。幹淨的水淘洗寡白的米,總是好的糧食,填充童真的眼、快樂的心,還有“精力正旺盛的空想”。我理解,除了周先生說到的兒童本位,兒童文學也離不開文學的範疇,無論是源於腳踏實地的生活,還是基於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都需要提供給兒童美的感受和情感的觸動;
缺了閱讀者的這些感受和觸動,或者是無法很好地引導讀者獲得審美體驗,就很難叫好作品。
說起陝西,人們想到的是皇朝古都,是秦川黃土,是厚重人生。這些滋潤著陝西作家創作的源泉,似乎與“兒童本位”相去甚遠。陝西出了很多大作家、大作品,引來一片叫好,也受到諸多質疑,更是得到各方關注。這是好事,“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能對你文字發表意見的,都是你的老師。不過,陝西的兒童文學卻有些寂寞,是黃土裏沒有遊戲,還是古都裏缺少兒童的歡笑?看來都不是。童真童趣其實無處不在,存乎心,發乎情。我們缺的是更多的人來關注、參與到兒童文學的創作之中,挖掘出我們心中那一份持續的熱情。
陝西有一批兒童文學作家,曾經有一段時間,創作熱情非常高漲,理論研究也頗有建樹。隻是後來大都“大隱隱於市”了,這個“市”,是市場經濟的“市”。現在,又有很多人,撿起這支筆,參與到這場盛宴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們的童心童趣依然如故,妙筆生花,為我們帶來了非常不錯的作品。這些作品結集出版,老中青都有,說明我們的隊伍有延續;、童話、散文、詩歌都有,說明體裁豐富多樣;有些作品數次重印,說明已經具備經典性,是值得在孩子們中間流傳的。
未來出版社出版《陝西少兒文學作家方陣》叢書,集體展示陝西兒童文學的成就,三強總編要我為這套叢書寫篇序言。我衷心希望,這會成為陝西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陣地,希望它給創作注入激情和活力,希望這個方陣在可以看見的未來,越來越壯大。
賈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