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朝議(1 / 2)

“吳,越等國都派出軍隊,稱是剿滅夷人,不乏駐紮在我靈國邊境的。”

“令軍中多做提防就是,江東四縣可有消息?”

奴煙立在案前,躬身將密折遞上。

密偵司耳目聯結內外,江東四縣的動作,自然遮掩不過去。

徐靈接過折子,看了一會,表情並未有什麼變化,為君多年,他的性情更加難以猜度。

看過奏報,徐靈又問起諸般事項,主要在於福州。

前段時間,尚途已上過奏報,隻是當時情況尚不明朗,折中語焉不詳。

徐靈也隻是遣虎狼騎去。

江東四縣在靈國腹地,地處偏遠,無論如何都出不了什麼大事。

便是有些異動,局勢仍在掌握。

因此朝堂之上,倒是沒有多少緊張的。

唯一的關注點,更多在於越規的奏報,讓徐靈略微不滿,這個不滿是針對的四縣邊軍。

地方守軍雖然不能與南軍北軍虎狼騎等精銳相比。

卻也不是隨便扔頭豬去也能做的穩位置的。

之所以未發作,隻是在等功臣回泊都,再行議論賞罰。

為江東這事,朝堂好一片熱鬧。

功臣異議先不提,便是罪臣定議就難得一致。

如果徐靈肯開口,這事也沒許多的糾纏,隻是徐靈沒如這些人願,冷眼旁觀,看他們爭吵出個什麼結果。

眾人揣摩上意,以為得了默許,所揣摩的意圖不盡相同,又摻雜許多私利恩怨,立場先就偏了。

隻是靈國尚處朝氣蓬勃之期。

眾人還能謹守本職,以國家為先,不是一味的爭權奪利。

爭吵都在可容忍的範圍內。

沒哪個不開眼的借此事大肆生事。

徐靈得了密偵司的情報,也就由得他們去爭了,若是朝堂一片和諧,最先慌亂的就該是他自己了。

這番爭吵,直到江東眾人趕回泊都述職,才終於有個定論。

“君上,臣以為,薑安身處其位卻不能履其職,當重罰。”

首先上奏的,卻是左丞相伯爵上卿薑遙。

薑安身為福州邊軍主將,任憑境內夷人聚集,坐視越規求援而不救,是大大的失職,看薑遙的態度,是不準備包庇的。

薑安是薑氏族人,薑遙主動提起,反而不給其他人攻擊的借口。

這選擇正常,福州之事,前期多無察覺,一大半的緣由,都在於薑安,而強調其失職之罪,便是說薑安並無異心反意,將之從參與之人中摘了出來,勉強可保一條性命。

對薑安的處置,眾人並沒有什麼好反對的。

薑遙說了這番話就要退回隊列中。

餘者沒有異議,這就是定論了。

接下來又議論一番薑安的具體處置,將薑安下獄交由刑罰局問罪。

然後便是越規。

當初被發配去江東,隻是聊做懲戒,這回卻是戴罪立功了。

“臣以為,越規將軍已受責罰,這回功過不能相抵,應重賞才是。”

發話的是一名北軍的將領,站在這個立場並不意外。

關於越規,卻有人有不同意見。

“臣以為越規上奏有功,而守土不利,隻能算功過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