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邊軍的熊薄,這次越規是將邊軍得罪的狠了。
圍繞這次事件,左右兩位丞相還能相互理解,勉強保持著一致,卻不能阻止其他人也顧全大局,態度一致。
邊軍受損尤其嚴重。
他們本就不受重視,多有不法事,如今越規獎賞越重,豈不是說明邊軍越是糜爛。
徐靈見熊薄出來,心裏冷哼一聲。
就有人體會到心意,跳了出來,正是禮藝局宰予。
“臣要彈劾熊薄將軍。”
宰予自然是受了徐靈暗示,要將邊軍整頓一番。
彈劾罪名,正是損公肥私,早有材料交予宰予,熊薄抵抗不得,當場便被奪職問罪。
眾人見宰予如此跳脫,哪裏不知道意思。
“如此,就令越規接手邊軍,整頓軍紀。”
徐靈順坡下驢,將越規任命為邊軍主帥,一是論功,二是釘下一個釘子,越規出身北軍,與邊軍本就不是一路,又出了這一檔子事情,兩邊恐怕勢如水火,越規不整頓一番,才不正常。
眾人都不敢有異議,這件事也就揭過了。
接下來便是徐邴陽,在福州時,多有表現。
立刻有人為之請功。
徐邴陽畢竟是與矩光有親,多少人等著借這件事討好右丞相。
都欲議定徐邴陽為此事第二功。
反對的反而是矩光。
“戴罪之身,分內之事,哪裏有什麼功勞。”
又是宰予大力勸導。
眾人被他煽動,也多少認可徐邴陽的功績。
徐靈見眾人意見漸漸一至,也就下令,將徐邴陽拔擢為少校大夫,接過薑安職位,駐守福州。
這些年,左丞相薑氏勢力漸漸強大。
矩光與之相比反而顯得有些形單影隻。
徐靈一直有意將薑氏在軍中的勢力驅逐,借著這次事件,薑氏再有子弟想要從軍,任為顯職,難度就大了許多。
而矩光這邊,將徐邴陽提了上去,總是親族,旁人天然就將兩人視為一派。
此消彼長,朝堂的勢力才平衡。
而後又提出尚途,此事處置得當,應當予以賞賜。
眾人商議,將之拔擢為上大夫,調到新得領土為縣令。
但這條提議卻被徐靈給否了。
新得的靈國疆域,如鄂下,黃等地,諸事都已妥當,所需無非循規蹈矩。
尚途此人無背景,倒是正好被他看上。
調入泊都,另有任用。
相對於功勞,尚途幾乎未得封賞,又去了福州縣令一職,是相當於明升暗降。
此事徐靈乾綱獨斷,眾人不好反對,尚途又無名聲背景,自然也沒人為他說話,這件事也就如此定下。
至於贏湯,千裏奔馳,救援有功,賜勳章,提拔一級軍銜。
幾個主要人物,功過都賞罰完畢。
接下來,眾人議事重點,更在那幾個被找出的內奸身上。
在福州邊軍中,有兩個將領,被敵國買通,本也不敢做什麼大事,隻是傳遞些無關緊要的情報,並不引人注目。
但是薑安不愛理事,將手中事物都任由他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