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退避三舍(2 / 2)

既然這樣,不如堅持一下。

等到雙方分出勝負再談。

在不少公卿的進諫下,魯僖公還是很幹脆的驅逐了齊國的使節。

這仗得繼續打。

魯僖公的態度也傳到了援軍中,讓越規頗為驚訝,魯僖公倒是挺有骨氣的。

當然也可以說是光棍性子。

既然魯僖公都不著急,越規就更不著急了。

齊魯雙方就在這曲阜城下,開始了蹲烏龜。

援軍在自家腹地,齊軍卻要從後方調集糧草,相持了一個月之後,齊國統帥有些沉不住氣了,對方這些援兵似乎完全打算收複失地,更沒打算和齊軍作戰。

如果齊軍不出戰,難道援軍要和自己在這蹲個地老天荒?

在援軍和曲阜守軍互相掩護的狀態下,田成不敢再次攻城,隻好轉變方向,尋求和越規野外會戰。

“……以堂堂之師,煌煌之陣,與曲阜城東三十裏決一死戰?”

越規將戰書傳給各位將領看,眾人都笑。

陣而後戰,在很多國家確實還是主流的作戰方式,但是絕不包括靈國。

他們的斥候還查探過,齊國竟然還保留了戰車。

戰車在戰場上的殺傷力確實強大,卻很不靈活,一輛戰車需要四人操作,轉向困難,更不適應長途作戰,隻適合陣地戰,這也是曾經陣而後戰一度在諸國流行的原因。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一個國家擁有多少戰車,是評判這個國家國力的重要因素,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稱呼,就是這時候出來的。

集群衝鋒,隻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戰車的最大威力。

但是在靈國虎狼騎橫空出世,且戰果斐然之後,許多國家紛紛開始了效仿,丟棄大而無當的戰車後部分,隻用戰馬,這樣組成的騎兵,或許陣列戰上稍微遜色與戰車,但是在其他方麵遠遠超過。

一經推廣,騎兵就迅速的成為各國的主流戰力。

想不到在齊國還保留著數量不菲的戰車。

或許齊軍還以此自誇,認為這是齊國國力強盛的標誌,但是在其他深諳軍事的各國眼中,齊國簡直是食古不化的代表了。

更何況是在靈國吳國越國諸將的眼裏。

靈國常年走在軍事創新的最前端,自然不用多談,靈國也經曆了相當徹底的變法改製,軍隊麵貌也煥然一新,也是看不起戰車的,隻有越國較為封閉,但是在另外兩國的包圍下,哪裏會有死抱著戰車不放的心理。

眾人嘲笑一番,就有將領出列,請求與齊軍一戰。

但是這個請求馬上被越規駁斥了,剛剛嘲笑對方不同變化,自己馬上也順著對方的路子上去了,戰車正是最有利於陣地戰,怎麼能答應對方的請求。

越規扣下戰書,既不同意也不答應,仍舊和之前一般,靜靜留守。

齊國反而按奈不住,不停的派人來援軍營前挑釁,

但越規卻嚴令,不許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