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她將佛珠戴回手腕上,說道,“這也是本宮沒有發怒的原因之一。你天生就是個淡泊性子,做隱士還合適,但要說你存心僭越,本宮不信。”
徐良人沒想到,太後對長孫貴妃居然如此寬容。她臉色微白,手指緊緊地扣住了地麵。
酈書雁的眼光一直沒有離開徐良人,把她的動作看得清清楚楚。她輕輕地歎息了一聲,心想:事情要是能到這裏就結束,那就好了。
這時,太後已經看過了長孫貴妃裙子上的紋樣,點頭道:“嗯,徐氏沒有看錯。貴妃,你去內室脫下來吧,換一條不逾矩的。”又轉過頭,看向徐良人,藹聲道:“徐氏,你也算是眼光不錯了。”
長孫貴妃謝了罪,由婢女扶著手臂,去後殿換衣裳了。臨走前,她輕輕轉頭,瞟了徐良人一眼。
徐良人滿心想著貴妃接下來的報複,聽見太後的誇獎,也並沒有歡喜,隻是失魂落魄地磕了個頭。
“這樣。”太後稍想了想,道,“近些日子,本宮請了一位大德高僧來宮中講經。徐氏,你做對了事情,本宮就要賞。”她摘下那串佛珠,道,“你也一同來和本宮聽經罷。靜一靜性子。”
太後這樣一說,酈書雁反而不明白她的目的了。她賞了徐良人佛珠,這是賞。可是,讓她“靜一靜性子”,分明就是罰。她對徐良人的態度到底是怎樣,卻一點兒也沒露出來。
“太後娘娘!”
一道如黃鶯出穀般嬌滴滴的聲音驀然響起。太後正要繼續說話,沒想到被人冒然打斷了。她不悅地問道:“是誰在說話?”
“臣妾雲鵠殿良人陸氏,給太後請安。”
酈書雁往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陸良人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蓮步姍姍,體態優美。她的聲音也堪稱嬌媚,像是一根輕柔的羽毛,時時撩撥著所有人的心。
酈書雁微微一笑,看向皇後。
自從出了長孫貴妃之後,皇後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聲音、體態或是姿容格外出色的女子。她冷淡道:“抬起頭來。”
陸良人依言抬頭。看清她容貌的時候,皇後眼裏的提防閃了閃,慢慢消失了。陸良人的嗓音雖好,長相卻極為一般,隻能勉強算作清秀。就算和如今的皇後比,也是遠遠不如的。
“你有什麼話說?”太後不動聲色地問道。
“回娘娘,”陸良人一雙眼睛在人群裏逡巡了一圈,定定地釘在了酈書雁身上,“一個月前,臣妾親眼看見,這位姑娘進了長孫貴妃的宮裏。”
太後原本溫和的臉龐瞬間變得嚴厲,順著陸良人的眼光看去。
酈書雁微笑起來,笑容裏有著淺淺的嘲弄。
要說陸良人和徐良人毫無關係,她是根本不信的。現在看來,有人要把她和長孫貴妃一網打盡。
“當時,臣妾按例去向貴妃娘娘請安。”陸良人深深地磕了一個頭,“剛巧在殿外,聽見了這位姑娘和貴妃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