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堂庭山(1 / 2)

南山以東,三百裏許,有山挺立,綿延而進中原。

魔教若要北上或東進,此處是必經之地。此山多樹,喬木蔥鬱,可以作為掩藏行跡的好道具。

南麵,有平地一塊,四麵環山、巨大開闊,極像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廣場,隻是天下再寬廣的廣場,怕都不及這處的萬分之一。正道弟子,已全然將此山占據,或隱或藏,等待魔軍到來。而天然巨大廣場之上,因無法掩藏身形,隻是布下了極其厲害的法陣。

山頂之巔,用木材搭建了一座簡陋的平台,一眾教中高層,都在其上,運籌帷幄。這裏,可作為暫時的本部大營,作為拒敵的最後基地。

峨嵋弟子,采集來紅色果實獻上,咬在口中,甘甜可口、水汁四溢,與江南所產的蘋果一樣,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七派中,以金丹派的馮逢,對天財異寶山間野果等物最是情迷,看著手中表皮鮮紅的果實,對徐婉婷問道:“這果實從何處得來?”

徐婉婷恭敬的鞠躬,回話道:“就是山間喬木所結的果實,漫山皆是,表皮紅透的就可以食用,我們試過了,沒有毒的。”

道佛兩派的人,卻都好奇的向馮逢看了過來。若天下有人能說出此野果的來曆,這個人一定就是馮逢。

隻見他又咬了一口手中野果,細細嚼嚼回味,緩緩道:“若所料不差,此物該是棪木所結果實。”他忽然站了起來,遙遙向遠方一指,隨他手指方向看去,但見陽光之下,不遠處一片異景,燦燦生輝,不知是何物,在反射著陽光。

“此山多水玉、多黃金,又盛產棪木,你們還不能猜到山名嗎?”他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沉吟深思起來。

突然,一人瀟灑起身,越眾而出,身材修長清瘦,卻是金丹一派的程可風。他娓娓而言道:“又東三百裏,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百猿,多水玉,多黃金。”(注一)

馮逢欣慰的看了一眼程可風,點頭道:“堂庭山,語出《山海經》卷一南山經,該說的就是此山了。”

於是眾人都知道,現在所在的山,就是山海經裏麵所記載的“堂庭山”。在這一段小插曲之後,一眾人便開始商議。

魔教要進軍中原,必定要途徑此地,此山雖然雄壯屹立,但是即便守株待兔、以逸待勞,亦是需要布局籌謀,否則麵對不止百萬的妖獸大軍,即使是銅牆鐵壁,也沒有絕對把握能抵擋。

在此守候,已有數日,雖不知道魔教何時來攻,卻有道中高手,用玄光感靈術感應到魔氣的存在,就在百裏之外潛伏,隨時有洶湧來襲的趨勢。是故正道中人,個個如臨大敵嚴陣以待,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沉悶氣息,縈繞在人人心頭。

但是這次出動的,皆是正道三派中的精英。將整座浩瀚的堂庭山,從山腳到山腰,一直到山頂部分,都埋伏潛藏了人手,伺機而動。

更有甚者,在天空之中,原本碧空如洗一望無際的萬丈高空,此時卻有白雲朵朵,漂浮停頓,不少道中精英,躲藏其中。這一舉動,倒確實讓佛門高僧感歎不已,道家玄術,果然神奇如斯,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竟連飄渺雲氣,都能引來為我所用,確實驚世駭俗。

其實這卻是甘崇的能力,在山前布下“聚雲大陣”,利用五行之力,催加地脈水汽上升,在空中凝聚成流雲。同時,亦有不少厲害陣法,來對付魔教萬千大軍。

這一戰,將會是正邪之間,數百年來最激烈浩大的一次對決。無論輸贏成敗,都將載入史冊,傳揚千古!

……

妖獸來襲,是在一個有著薄霧的初晨。天色灰蒙蒙,一眼看去,有些朦朧模糊。就在其將近那巨大天然廣場十裏之外時,正道中便有高人感覺到了強大的魔氣。

正道弟子還尚未完全從睡夢中清醒,便被劍鳴傳訊聲給驚醒。天空中無數道豪光相交輝映,如旭日升起,將整個山前,照成一處五彩繽紛的綺麗世界。就在這豪光之中,人人各守本位,有為數千人左右的弟子,向著平原廣場的外圍邊際疾馳而去,這些,都是正道中挑選出來的前鋒精英,由七派中十位長老帶領著,作為對敵頭陣。

秦若水、楊鬱亭、孫世穎、程可風等人,亦在其中。

碧雲竹林一戰,他們幾個本是見過秦若水,但是此刻卻成了同類、並肩作戰。他們都對她多看了幾眼。但是見她麵上冷峻嚴肅,卻也不曾搭話。

千多人組成的雄壯隊伍,有條不紊訓練有素的到達平原外圍之時,天空突變,濃濃的邪惡血腥氣息,無邊無際的層層壓了下來。人人凝神屏吸,看著從森林中,以一種奇異而暗合協調的步伐走出來的黑壓壓密集的妖獸,即使是在遠遠觀望,已然能感覺到逼人而來的強烈狂暴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