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籌謀後事
盧綰被逼走了,呂後很得意,劉邦很焦慮,而且此時劉邦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經常處於昏迷狀態!
呂後此時並不關心劉邦的健康,更沒有因為劉邦的身體狀況不好而有所消停,反而還有趁人之危的感覺!
呂後思忖:接下來劉邦肯定還有動作,自己與劉邦的明爭暗鬥會更加激烈。那麼,劉邦接下來會做什麼安排呢?
劉邦想:異姓王清理得差不多了,朝廷外部的威脅再也不是主要問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朝廷內部問題,是考慮自己死後如何防備呂後!異姓王清理後對朝廷沒有了威脅,對呂後也沒有了牽製的力量。現在應該在重要的崗位上安排好把關的人物,以此牽製呂後。
呂後想:劉邦肯定在考慮身後之事了。劉邦對於身後的安排,肯定是在功臣中打圈圈,劉邦肯定不會考慮如蕭何、張良、叔孫通等老家夥了。劉邦考慮的人物也許就是成天在劉邦眼前晃動的而且是些年輕的人物。這幾個人物不外乎就是王陵、周勃、陳平、灌嬰等,對於這些人自己應該提前做些工作。
劉邦想:自己死後,哪些人會堅定不移地執行自己的路線呢?張良是不適合做這方麵的事情的;叔孫通已經不可靠了;周昌到了趙國;劉敬與呂後是生死對頭,現在已不知去向;陸賈太書呆子氣了;蕭何比自己也多活不了幾天!劉邦把自己記得住的文人過濾了一遍,沒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人!不但不滿意,因為更換太子那檔子事情,讓劉邦對這些人還一直有怨言!
劉邦長歎了一口氣,使勁地搖頭。劉邦感到極其失望!
劉邦沒有從文人中找出自己身後安排重任的人選,轉過頭來,從武將中找。
劉邦首先想起了王陵。
劉邦對王陵一向很尊敬,認為王陵這個人執著一念,有點古板。
劉邦接著想起陳平。
劉邦認為陳平是個滑頭,太善於應變了,還缺少擔當。
劉邦想起周勃。
劉邦認為周勃太實心眼兒,缺少變化。
劉邦想起曹參,現在齊國任相國。
劉邦認為曹參這個人是較為適合的人選,但是他又太謹慎,守業是可以的,沒有創建,他也不會考慮如何創建一個新局麵。劉邦還認為,曹參和蕭何一樣,年紀也很大了,活不了幾年!鞏固劉氏江山,他是靠不住的!
武將中也沒有一個讓劉邦認為合適的。
劉邦由此,心情糟糕透了!
劉邦的身體也不爭氣,每況愈下;精力也不濟事,想問題時間長了,也心虛氣短。這些讓劉邦寢食難安。
呂後現在才四十幾歲,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也是野心勃勃的時候,更是閑不住的時候。
呂後最近活動頻繁,不間斷地在官員中走動。呂後的這些所作所為,更讓劉邦寢食難安!
劉邦煩躁不安,明顯感到體力不支。劉邦想到自己出生入死打下的江山要變姓,要由姓劉變為姓呂,而自己又沒有力量阻止呂後胡作非為,這更讓劉邦寢食難安!
劉邦想:上天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在生是無法鬥過呂後的了,但也不能就此認輸!這是最近產常常困擾劉邦的問題!
劉邦給自己打氣,強迫自己振作精神,首先要對天下大局,做好籌劃。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想起了趙堯!
劉邦認為趙堯的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物,而且趙堯也是一個頗有智慧的年輕人。劉邦找來趙堯與自己一起商量身後之事。
劉邦見到趙堯毫不掩飾地對趙堯說:“我活在世上的時間不多了,我現在對呂後很不放心。如何預防呂後,我想聽聽禦史大夫的建議!”
趙堯雖然年輕,但很謹慎!趙堯也聽出來了,劉邦對他十分信任!但是趙堯還是很小心。趙堯說:“皇上找我來,肯定考慮過這方麵的事情,我想聽聽皇上的想法,不知這樣說,合不合適?”
劉邦說:“沒有合適不合適的說法,我找你過來,自然是很相信你的,有話直接說,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劉邦看透了趙堯的心事,說話也直截了當,不轉彎抹角。這讓趙堯消除了顧忌。
趙堯說:“皇上現在主要憂慮身後之事,擔心一旦駕崩後,呂後掌控朝廷,國家由劉姓變成了呂姓!”
劉邦說:“正是有這方麵的擔心,你告訴我怎麼辦?”
趙堯說:“皇上現在身邊的這些老臣、開國元勳,在皇上駕崩後,是沒有條件與能力為皇上保障國家姓劉了的!丞相蕭何、太傅叔孫通、少傅張良等人年紀太大;周昌除了年紀大,他現在到了趙國,也沒有條件為皇上分擔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