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3(下)(1 / 2)

拓跋餘正在得意之時,暗自慶喜自己高明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遐想。

“父皇,兒臣認為‘用賢則國昌,棄賢則國危’,我大鮮卑人可以馬背上得天下,但馬背上卻治不好天下,如今北方大地初定,內部矛盾不淺,奸人豪強伺機而動,如果倉促出兵定讓奸人有機可趁,對大魏江山不利,不如等天下安定,命中安居樂業父皇再圖滅南國,望父皇明鑒。”一身著較為樸素的年輕人說道,此人是魏帝三子秦王拓跋翰,為人正直,勤儉節約,從不在意吃穿住,為人豪爽,不修邊幅。魏帝對此子也甚是器重,派他鎮守枹罕,他不像之前的守將一樣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而以信義恩惠安撫眾人,受到羌戎的敬重順服,是故魏帝對他的意見也信服幾分。

“臣等附議!”支持不出兵的眾臣子齊聲附和,連馮朗也附和到,這些人認為時下國家百廢俱興,不可肆意征伐。

“皇兄,你難道真的願意皇妹這等千金之軀給南蠻糟蹋,這不是自取其辱,甚至算得上喪權辱國,玩玩行不通的。”拓跋餘和拓跋翰兩個人一直不對,有時候勢如水火,拓跋餘也處處與他為難。

“那皇弟可有什麼更好辦法?”拓跋翰也不甘示弱,把問題又拋給拓跋餘。

“小王認為最好立馬出兵,宜早不宜晚,誤了軍機你等擔待的起麼?”拓跋餘拿恐誤軍機來壓眾人。

“別爭了!吵了這麼久,根本沒人拿出兩全其美的計劃,馮朗何在?”魏帝實在不想聽兒子們的爭吵,這些年他們暗地裏較勁他怎會不知,眾子皆有奪嫡之心,但太子還在,晾他們也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所以睜一眼閉一眼就當沒看到。

“臣馮朗在,微臣認為秦王和丞相所言極是,就目前我大魏百廢待興,百姓思休養生息,萬萬不可再興兵了,況且現在一時集不齊如此之多的兵甲,軍資急缺,恐對戰不利,臣請陛下三思。”馮朗進言曰。

“陛下,奴才有話說。”這是乙弗泰上前拜道。

“準言!”魏帝虛扶雙手,示意眾臣起身。

“我大魏馬背上得天下,雖則步兵存在缺陷,但騎兵天下無敵,此次南征自然是不在話下,如果陛下害怕沒有把握,我等可以劫掠漢人和雜胡讓他們開路,讓他們成為一道人籬,漢人、雜胡這等賤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不如讓他們當人籬實現他們的價值,不枉我大魏這些年對他們的寬容。讓南人盡情屠戮,反正不是我們鮮卑人,讓漢人自相屠殺,等南人殺累了我們騎兵再上前拚殺,定能殺個南人片甲不留。況且陛下英明神武,多謀善斷,英勇善戰,此戰有必勝把握。”乙弗泰繪聲繪色,“人籬”這一招太損了,無異於當年羯人將漢族女子當做“雙腳羊”,夜間供士兵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其暴行罄竹難書,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北方漢族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乙弗泰也想借機除掉漢人,使得他們這些鮮卑人能夠橫行霸道,在朝廷上也不至於被崔浩這些漢人壓著,這一招真是誅人誅心呀!

“陛下,此議滅泯人性,不是我堂堂大魏所為的,如此一來和當年的羯趙有何不同,定會使得天下臣民心寒的,忘陛下念在老臣麵上驅逐這妄人,罷免他一切官職。”崔浩痛心疾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