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這邊地下藏品室外看護的人那可不是普通的保安,而是政府專門撥來的精銳戰士,有些還是現役軍人,帶軍銜的。
這處地下博物館可以說是收藏了華夏幾乎一小半的國寶啊!要是出點什麼問題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從門口保安的話中也能聽的出來,陳凡就算和他們不是一個係統的,大約也有所聯係,想來也應該是政府職員才是。
弄不好也是軍方的人,於是趙海生從剛剛開始就把陳凡當做了保鏢一類的人物了。
在他看來,陳凡和桑錐兩人中核心應該是那個看上去隻有十五六歲的小丫頭,摸不準來頭,而且漂亮的嚇人。
趙海生對於桑錐倒沒什麼太多的好奇心,在他看來,人嘛,無論是長的再怎麼漂亮也是要吃喝拉撒會容顏衰老最終化為腐朽的。
他心目中真正追求的美好那可是能夠傳承萬年的這些寶貝文物們!
而為什麼會叫桑錐進入這裏,實在也是趙海生懷了點特別的心思,準備將桑錐帶到那小小的石像前頭去。
“你的判斷是對的,這是一篇祭祀用的文章,應該是祭祀收尾時候的禱詞。”桑錐沒理會趙海生和陳凡說什麼,自己湊到象牙雕前仔細看了一會,然後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來。
“哦?小姑娘,你也懂得象牙文?”
趙海生十分驚訝的看著桑錐,桑錐點頭:“懂得,怎麼?你不信?不是我給你吹,你要說是甲骨文什麼的我還差著點,但是象牙文,也就是夏朝文字,我敢說這世界上沒有比我更懂的人了。”
恩,她這確實不是吹牛皮,實在話。
她可是大夏兵祝,當年在大夏朝地位可是不低呢。
要知道遠古時代的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神權大於王權的情況,即便是華夏也不能例外。
華夏應該是到了商代之後,才開始出現王權挑戰神權的情況。
證據就是對於商代君主的稱呼上,或者說是對他們死後的稱呼上能夠清晰的看出來。
給死去的人用一個字或者幾個字進行評價,蓋棺定論,這種做法叫做諡法,而取的名字就叫做諡號。
比如比較著名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諡號就是高,漢高帝。
劉徹的諡號則是武,漢武帝。
劉秀則是兩個字:光武,是為光武帝。
而那位出身貧寒最後卻能三分天下的劉備,他的諡號則是昭烈帝。
華夏這麼多年來沒有諡號的皇帝大約就是秦始皇他老人家還有他那個不大爭氣的兒子秦二世,他上位混一天下之後直接取消了諡法,認為後世無人有資格評論他,所以他的稱呼也是最簡單的,就是始皇帝。
諡法這東西應該是周初定製的,到了秦代短暫廢除,漢代之後又被恢複。
不過就算是周朝之前,也已經有了個模糊的稱呼,隻是還沒有形成係統而已。
從對死去帝王的稱呼上來看,商代較早的文字之中都稱為王,但是到了後期則開始被稱呼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