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元忠和閔元金等人開始帶著人手將傷兵、運送下戰場。
對戰死旗軍的撫恤,還有旗軍傷兵的救治向來是閔元啟極為看重之事。
正因如此,這支沒有經曆過多少戰事的旗軍才始終保持著相對高的士氣。
不光是保衛自己的家園和親人,也是因為有受傷後有人照料,戰死後有優厚撫恤的底氣。
否則人性都是自私的,保護家人可以選擇逃亡,不一定要在這裏打生打死。
最少有過百個擔架先把重傷的旗軍搬抬下去,事先從各處雇來的傷科醫生會在第一時間替他們清創,止血,包紮。
但在這個時代的傷科水準,沒有抗生素和相關器械,甚至消毒水準也很低劣的時代,就算得到了最精心的照料,能不能活下來更多的還是看各人的身體素質,能扛的過去便扛的過去,扛不過去就隻能死了。
很殘酷,也是沒有辦法。
閔元啟已經盡可能的幫助自己的部下,包括最好的傷科醫生和骨科,中醫在這個時代也分為兒科,骨科,婦科,傷科等若幹科,其中骨科其實是最好的,中醫的正骨技術在幾百年後都還有一席之地。
在戰場上斷骨的將士不少,這些將士被擔架搬抬下陣地,在事先準備好的房舍中進行正骨捆縛治療。
輕傷的將士彼此攙扶著,他們多半是箭傷或斫傷劃傷,入肉不深,創口較淺,但仍是需要清創包紮,同時也有一定的得破傷風的風險,隻是致死率相對較低。
也有幾十個擔架上已經蒙上了白布,這是已經確定戰死了的將士。
在人群的歡呼聲中,閔元啟走向放著戰死將士的擔架處,默行軍禮向這些將士默哀致意。
歡騰的戰場短暫的平靜下來,不少武官也是和閔元啟學習,向戰死將士行禮致意。
好在戰死和重傷的將士並不算多,加起來可能也不超過二百人。
對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來,這個結果相當令人振奮,不少武官和旗軍都在興奮的討論,此役過後怕是沒有什麼人再敢來打雲梯關這裏的主意。
現在的局麵不光是能守住舊有的地盤,還能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擴張。
收田租地賦,還有設立稅卡都是可行,甚至能自行派駐官吏管理地方。
這些事都是閔元啟的打算,在戰前為了提振士氣都是向將士們透露過。打贏這一仗之後,不光是穩守地盤,還能大幅度的擴張出去。
地盤夠大,守備營兵擴充,每個人都能夠獲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哪怕傷感於袍澤戰友的戰死或重傷,最少在此時此刻,人心仍然是興奮為多。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反應,沒必要苛責眾人。
黑之前,派出去追擊的沈亮和謝祥等人也率部返回了,他們在追擊途中打死了幾十個客兵,俘虜了三百多人,戰果也算不錯了。
窮寇莫追是古話,但客兵是慘敗之局,在廣袤的平原上也不可能設伏,閔元啟當然是派出沈亮和謝祥等悍將,勇猛追擊,擴大戰果。
黑之前,閔元金等人也是將戰場打掃完畢了。
“敵方戰死的有六百多,”閔元金道:“俘虜兩千一百多人。鎧甲有鐵甲三十五領,綿甲二百一十一領,皮甲和布麵甲不到百領,其中還有不少損壞了,需要工坊加以修補。此外就是各種兵器一千三百多柄……”
到這,閔元金臉上露出笑容,他接著道:“最大的收獲就是俘獲完好的戰馬四百一十匹,受傷的戰馬也有五十多匹,我已經叫人去找獸醫來救治,希望盡可能的把戰馬都救治下來,不要有無謂的損失。”
“你處置的很好!”閔元啟也是大為高興,臉上浮現出了明顯的笑容。
什麼鎧甲兵器都不值一提,也就那三十多領鐵甲算是好東西,修補好了之後可以給刀牌手使用。
綿甲和布甲,皮甲,這些甲也是有用,但價值不高,很多布甲和綿甲時間都很久了,防護力相當的差。
這也不奇怪,這一萬多兵馬中隻有三千算正經客兵,其餘的都是雜兵,九成以上的人沒甲,能剝下這麼多綿甲皮甲已經算不錯的結果了。
兵器更是精鐵的少,多半就是普通的熟鐵兵器,要想用還得回爐重鑄,費工費力,得不償失。
多半的結果是很多不合用的綿甲布甲直接發給警備士,那些劣製的兵器也發下去,把警備塘汛的警備線再拉遠一些也好。
隻有戰馬的收獲是實打實的,一匹馬從幾十兩到上百兩不等,雖然九邊地方買馬從六兩到十幾兩就能買到,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舊黃曆就不要提了。
配上這些俘虜到的戰馬,騎兵可以從二百來人擴充到四百人,一個騎兵司如果訓練好了,將會是相當可觀足以左右戰局的力量。
閔元直這一次的表現,就是異常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