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楊家將興起 第三十六章 風水輪流轉 正傑棄文舉(1 / 3)

話說趙構經曆了去歲的這場劫難,算是看透了皇位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宋高宗20歲登基,為了皇位什麼事都做過,前半生最希望死的人是自己的大哥,如今威脅解除了,反倒覺得皇位這東西索然無味。他沒有子嗣,該是退位的時候了,下詔宣布禪位給皇太子——太祖的七世孫趙伯琮(趙瑋),自己搬出去頤養天年,宋朝的皇帝再次輪轉到太祖一脈。

南宋軍民抗金呼聲不斷高漲,認為最終還是要和平談判的宋高宗急於禪位,欲將是抗金還是求和的責任,推給皇子趙瑋,自己好盡快全身而退。一些大臣提必須先立趙瑋為太子,再禪位為宜,趙構聽從了群臣的意見。

紹興三十二年五月,趙構下詔正式冊立趙瑋為皇太子,改名眘、字元永。六月,趙眘即位,是為宋孝宗,高宗退位為太上皇、吳皇後為太上皇後。是繼續打仗還是坐下談判,就看趙昚的具體部署了;太上皇和群臣、三軍將士都在看他如何出牌了。

35歲的趙昚繼承了南宋皇位,是為宋孝宗。趙構當初在考驗繼承人對女色的癡迷度時,分別給趙瑋(趙伯琮)、趙璩(趙伯玖)每人送了10個美女作為妾使喚。趙昚在老師史浩的提醒下,沒有動她們一根毫毛,直到即位時10個美女都還是處子之身;而趙伯玖縱情聲色,則大小通吃,一個個被他抱上了王儲的床第,趙構對他很是失望,最終趙構選定了趙昚作為最佳帝王候選人。

七月,宋孝宗決定一展拳腳,實施自己的雄才大略,大膽啟用了一批主戰派文臣、武將,任命張浚為江淮宣撫使,又命副相汪沏視師湖北、京西,四川宣撫使吳璘兼陝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加緊了前線的防禦。

其時秦檜已經死去七年了,可是秦氏集團的勢力依然把盤根錯節,想連根拔起絕非易事。主戰的趙昚即位,對長期被壓抑的抗戰派來說是個極大的鼓舞,他們感到為嶽飛平反昭雪有了希望,開始要求給嶽飛恢複名譽。

二十年前,公元1141年臘月廿七日,南宋大理寺的特別軍事法庭還在忙活,主審官萬俟卨一槌定音,裝模作樣的宣讀:“逆臣嶽飛......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紹興十一年,將兵十萬於河南,擁兵自重,抗旨不歸......十二道金牌令發出,始撤兵,實乃藐視聖上,蓄意反叛。特裁決嶽飛謀反罪名成立!”

蓬頭垢麵、傷痕累累的嶽飛聽了之後,仰天長嘯曰:“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天日昭昭,我心昭昭!”說完又被四個彪形大漢押回了大理寺監獄。

隨後萬俟卨又實行缺席判決,宣讀了處決另一份判決書——“……同謀者嶽雲、張憲知情不報,欺君罔上。激起軍士嘩變,膽大妄為,擇日處斬!”

冤獄坐實的消息傳到了趙構的耳中,趙構喜不自勝,立即命禦廚上了一桌好酒好菜,獨自吃喝起來,尋思道:“嶽飛啊嶽飛,朕要你的命,情非得已。你口口聲聲要迎二聖回朝,一旦他們真的被你接回來了,朕豈不是要退位?”

趙構又自斟了一杯,吃了幾口菜,自言自語道:“什麼狗屁二聖?純粹是兩個糊塗蛋、昏君!你觸及朕的底線,朕也忍了。催促太子冊立之事,明明是揭朕的瘡疤,往傷口上撒鹽。朕的家事與你何幹?嶽飛啊嶽飛,你一個武夫,天下之大不韙你都敢冒犯,休怪朕無情,你不死,朕寢食難安啦!”

趙構喝了小半杯,一絲陰笑掠過臉上:“明明朕知道你無謀反之意,若第一道金牌令發出,給朕一個台階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可以原諒你的。給你一個樞密使未嚐不可。”

“韓世忠比於你,識時務,懂大體。這仗不是大宋打不起,而是想不想打的問題。乘勝求和,乃朕之初衷也,和平發展些時日,朕還是要抗金的,畢竟金狗是喂不飽的。可是嶽飛啊,你太急於求成了。”

“嶽飛你必須死,朕心裏不糊塗,秦檜居心叵測,是從金國逃回來的奸細,多次上密疏要朕除掉你。朕念你是將才,一心精忠報國,一直未點頭。沒有我的旨意,秦檜是不敢動你的,秦檜就是一條狗而已。哈哈哈,殺人者,秦檜也。奸臣,秦檜也!天衣無縫這詞隻配我趙構使用。”趙構越想越得意,“秦檜——”他竟高興叫出了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