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士誠和楊通貫交戰多次,屢戰屢敗,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自己的部隊被楊通貫收編了不少。三弟張士德建議,保存實力才是重中之重,和楊通貫較勁隻有死路一條。張士誠幾經權衡,決定向楊完者和達識帖睦邇分別求和。
張士誠首先派遣使者來到了嘉興楊完者的營地,苗軍統帥楊完者要他在偏帳等候,故意避而不見,張士誠這類人必須往死裏打,否則他一旦得勢就會反咬一口。
楊伯顏(楊通溥)道:“此乃張賊的緩兵之計,我們絕對不能和他談和。”
楊完者對張士誠的人品很是不屑:“張士誠首鼠兩端、出爾反爾,如果要是投靠了朝廷,必將圖我。”
楊伯顏道:“隻怕朝廷不是這樣想的,聖上對那些詐降的紅巾軍可是來者不拒啊!”
楊完者道:“那我等得趕緊上書皇上,阻止張士誠假意投誠,看看聖上的意思如何。二哥你去打發使者。”
楊伯顏道:“好吧。”
他走出了帳外,徑直去了偏帳,對使者說:“投誠事關重大,容我等上報朝廷再說。你回去轉告誠王,要他等消息就是。”
使者沒有見到楊完者本人,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回張士誠那裏去了。
楊完者在奏折中寫道:“張士誠者,小人也,殺我軍民,數次攻打嘉興,此人野心不小。而今初敗,欲以假降保住地盤,宜將剩勇追窮寇,必須一舉剿滅之.....”一寫完奏折,楊完者就派楊通泰等快馬加鞭,將奏折火速送往大都。
使者回到平江,將在嘉興的情況簡單回報了一遍。張士誠聽完,立刻明白楊完者商議是委婉拒絕之詞,決不會和他講和的,再次派張士德前往杭州,向達識帖睦邇求和。這個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邇打仗不在行,整人害人卻有一套,見張士德帶著大量的財寶和美女前來,樂嗬嗬的收了財物和美女,盛情款待了張士德一行。
張士德道:“丞相,誠王自願降去——”
達識帖睦邇立馬就變了臉色:“賊寇張士誠還自稱誠王,那還談和作甚?”
張士德隻好馬上改口:“張士誠自願削去王號,臣服大元。”
達識帖睦邇道:“這還差不多,有什麼條件盡管說,隻要在本相力所能及之內。”
張士德道:“據我所知,杭州之變丞相之所以攻破,是楊通貫故意不分兵所致。而今他擁兵二十餘萬,部下武將雲集,已有自立反叛之心。”
盡管心裏清楚這是張士誠的離間計策,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無中生有,達識帖睦邇裝作非常吃驚的樣子:“哦,竟有此事?本相未曾耳聞。”可一回想起在杭州苦苦等待楊完者的援兵遲遲不到,自己被迫棄城出逃的狼狽相,張士德這麼一說,倒覺得有幾分可信度了。
在達識帖睦邇看來,楊完者不過是元順帝手中的一粒棋子而已,專門用來對於張士誠和朱元璋的,一旦危機解除,就會被晾在一旁,心情好就灌點迷魂湯,收買楊家將為元廷死心塌地的奔走效勞,看不順眼就設計鏟除。
張士德道:“我大哥這次是真心實意歸順朝廷,還請丞相在聖上麵前替我大哥美言幾句,個什麼太尉之類的。”
達識帖睦邇道:“受人錢財替人消災,我盡力而為吧。”
張士德道:“丞相,一切都拜托您了,士德告辭!”
達識帖睦邇道:“送客——”......
張士德回到平江,張士誠聽聞達識帖睦邇已經接受了財物和美女,滿心歡喜,拍著張士德的肩膀道:“三弟,幹得好,有了達識帖睦邇作為內應,楊完者你遲早要被我幹掉的。”
張士德道:“大哥,楊完者是個大英雄,得之勝十萬大軍,你就不要打歪主意謀害他了。”
張士誠誰的話都聽不進,唯有三弟張士德的話他從來不打聽,一一采納:“諾。不過這個南蠻子若想為我所用,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張士德道:“大哥,化敵為友這個道理你比我更懂,你不要被失敗所左右,20萬苗軍若是投靠了朱重八,他就如虎添翼,才是最大的危險。”
張士誠道:“我怎麼沒有想到呢,還是三弟看問題全麵,什麼都勝我三十裏。”
張士德道:“自家兄弟,就不要說誰強誰弱了。”
張士誠道:“目前朱重八就在我的枕邊,何以安然入睡?我軍的西麵、南麵均被堵住,朱重八是想從四麵八方包圍我們,而後一步步吃掉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