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與風俗 後 記(1 / 2)

十萬古田位於湖南城步縣東南境內,這顆湘桂走廊上曾經璀璨的明珠,是北上中原、南下兩廣的交通要道,冷兵器時代兵家必爭之要塞。

千年城步,英雄輩出。三國有苗王錢通(孟獲的原型)、李唐有夏永和楊再思父子、宋有大小楊再興、蒙元有楊通貫叔侄、明朝有一傑五虎和楊洪集團,滿清有抗清英雄楊喬然和一品提督龔繼昌。

從公元前219年到公元1889年,故稱千年。南越國王趙佗曾在古田地區指揮數十萬秦軍,擊垮凶悍善戰的百越部族,此後古田多次成為農民起義的中心,故古田有龍脈之氣。

古田不是一個孤立的地域名詞,凡是周邊的大大小小起義城步各族人民都參與其中。從城步走出去的文臣武將,來城步鎮壓起義的官兵或治理的官員,均為風雲人物。

《千年古田風雲錄》(簡稱《千年》)共37萬餘字,時間跨度達2000餘年,人物上千個,是古代城步苗族的一部血淚史、抗爭史、英雄史,氣勢恢宏,不失為古代城步政治、經濟、曆史、民俗的濃縮。

明朝熊大木、楊時國撰寫的舊本楊家將曆史通俗,影響很大,忽悠了人們400多年。一個真實的南方楊家將遠遠要比影視劇中的所謂“天波府楊家將”牛逼得多。

南方楊家將具有連續性,從楊再思一直到楊喬然,僅朱明一代就出了30多個將軍。從某種角度上說來,《千年》就是南方楊家將的家族興衰史、榮辱史,展示了楊家將忠勇愛國、血染疆場的廣闊畫麵。

每當深夜,刀光劍影、戰火紛飛、血流成河的戰鬥場麵清晰可見,金戈鐵馬的將軍和戰士一個個鮮活的麵容浮現眼前,觸手可摸,而後模糊不清,直至消失不見。

誰該出場了,誰該退下了;誰使用什麼兵器,誰使用什麼絕招;誰戰敗了,誰勝利了……我都得一一統籌規劃,不敢絲毫懈怠。

我親自登上古田山尋找曆史遺跡,謁拜了南宋第一猛將楊再興陵墓,查閱了眼花繚亂的族譜、帝王實錄,收集了各種民間傳說、名人詩詞,掌握了第一手原始資料。

在文獻資料中尋找有用信息,資料比對,去偽存真,藝術加工、再創造,有時一個人物、重大事件才短短幾十、百餘字,如何將它們變成三千字。憑的就是毅力、想象力,從模糊期到明朗期,是痛苦並快樂著的征程。

整個寫作工程浩大,長達半年,人物紛呈,很難把握。稍不注意,故事情節就會重複,最難寫的大小楊再興、楊傳三個典型人物。

抗金英雄楊再興血戰小商河,因為一月份我去過楊再興故裏石井圖,虛心請教其後人楊進錄老先生,進入楊氏宗祠參觀,堪察楊再興陵墓及其周邊環境,有了原始素材,中國版的溫泉關戰役一氣嗬成,戰神楊再興呼之欲出,驚天地、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