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與風俗 千年楊府孕育千年文化(書評)(1 / 3)

城步千年楊府是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中的大家族,千百年來,為城步苗族的第一大姓,曆史上稱“楊半邊”。楊府以楊再思為始祖,以楊再思的家訓、家規造就了千年楊府的文化,造就了千年楊府的眾多將才、眾多的儒生、眾多的國家護國安邦人才,也就形成了千年楊府的文化。

據史料載,楊姓受姓於西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年),始稱姬姓。周嫠王五年(公元前677年),周封其長子詭諸為獻公,封次子伯僑於楊國(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以楊為姓,此為楊姓受姓始祖,周烈王六年,晉靜二年(公元前370年),楊道曾孫楊讚在魏地陰晉邑(今陝西華陰)建房置業,史稱“華陰楊氏”,或稱“弘農地”①。至今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城步楊姓自唐朝楊賬誠,開成元年(公元836年)於揚州白沙縣桐木村生臨黨、臨黨生居本,居本生楊再思、楊再韜。楊居本於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因“家遭回祿,遂失隋朝玉牒”之文,第二年兄弟二人自淮南徒於湖南城步京涼②有的譜誌記載徒敘州。

《城步苗款》載:楊再思18歲自京涼從軍,多次與周邊的各種勢力相鬥爭,由於武藝高強,作戰勇敢,很快幾年間便成為湘西南較大的軍事力量,與當時靖州潘金盛、邵州的呂思州相抗衡,成為桂北、湘南、黔東南、川東南、渝西南幾省交彙的三大軍事集團。“五代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1年),敘州蠻酋潘金盛據飛山、寇武岡(城步當時稱武岡),再思擒之就戳。以功,授左仆射尚書,食邑萬二千戶,至後周顯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安葬城步上官村。人民思其德,立祠於靖州飛山,四時祭祀”③。潘金盛寇武岡,即進犯城步,被楊再思所滅。得到朝庭的獎賞。封為萬戶侯,左仆射尚書(有爭議,潘金盛一說為南楚邵州刺史呂師周偷襲飛山大本營所擒獲,押往武岡即城步儒林鎮斬首,楊再思派人前往營救,沒有及時趕到,為潘金盛收屍,楊再思重整飛山峒。)

楊再思斬潘金盛冠首後,居靖州飛山,以飛山為根據地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以“孝悌忠信,禮儀廉恥”的祖宗遺訓,及隋唐時期的儒家思想治理所轄區域,並創立“天地國親師”作為治家、建業、平天下的指導思想,使之成為名震五代的苗蠻酋首,也就造就標載史冊的“千年楊府”。它的根基為城步的京涼和赤水老屋場,被史學家馬少僑等譽為“千年楊府”的發祥地,它的子孫遍布中南六省70多縣市,以及東南亞國家,發展人數據④記載已達600萬之多,故千年楊府造就楊氏文化的千年文明,也造楊氏家族的諸多國家棟梁之才。

千年楊府造就護國安幫的功臣武將以忠勇、仁義報效國家

楊再思十個兒子所轄十州近千個峒寨,使武溪地區在唐末宋初近百年間處於相當的和平穩定。最主要的是其後世在多朝的數百年中造就了三個著名的軍事集團。主要有宋朝的楊再興軍事集團,元朝的楊完者(楊通貫)軍事集團,明朝的楊洪軍事集團,由於楊家軍忠義護國,英勇無畏,視死效忠,創造了享譽國內外的楊家將文化,也就孕育成中華愛國主義的民族文化。

城步千年楊府發源地茅坪鎮京涼村是楊居本徒居之地。“爺裏,火燒冬蟲風吹過,火燒眉毛話眼前。九溪陽峒的爺裏,開天進地的視察。先說楊氏一代,長出楊王天子,十二周姓,十親百將,落進城步京涼橋坪,木瓜橋上好打傘,京涼橋上好走馬,停兵歇馬,停馬歇兵,鐵旗不擔自動,十鼓不打自響,白馬不騎自行,翻身上得刀,複身下得塘,十京百將,習得百般。”這是《城步苗款》對城步楊姓始祖楊再思於唐朝時期在茅坪京涼練兵、訓兵及生活的記載,可見他們練兵的艱辛、練兵的刻苦,練就一支過硬的隊伍。“十京百將,習得百般”說明楊再思有建造一支強大軍隊的願望,也說明他的雄才大略,後來才在湘西南有立足之地,發展壯大。

楊再思入居靖州之後千年楊府另一發源地即是其第三子楊正修世居赤水,管轄赤水48峒楊家老屋場。“楊正修熟讀《春秋》、《禮》、《易》、《詩》、《五經》,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歸附朝庭,獲得‘經魁’,次年中進士,官封刺史,後任邵州都統,授銀青光錄大夫”⑤。

楊進修第七世孫楊再興,祖父楊盛台,其父楊發祥去世後,因兄弟年幼,隨母去外婆家(新寧盆溪)居住,18歲從軍,在曹城手下為將(一說是聯盟,楊再興在城步有“赤旗楊”義軍五萬多人)。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嶽飛打敗曹成,楊再興敗走時被俘,後隨嶽飛抗金報國,在保衛宋朝抗擊金軍的各種戰爭中大小戰役30餘次,與金兀木20萬大軍相抗衡,最有名的戰役是“郾城大捷”,是一場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擊斃金兀術手下十員猛將。由於敵眾力量懸殊,楊再興被困臨穎小商橋,為國盡忠。楊再興軍事集團在宋朝的嶽家軍中顯了神威,很受朝廷的器重與重賞。

千年楊府培育了第二個軍事集團,即楊再思的十九世孫楊通貫(楊完者)。元朝的楊通貫的父兄叔侄,在元朝至正年間,為了元朝國家穩定,楊通貫被朝庭召之平亂,在三年時間裏,平定了湖南的長沙、平江、常德、廣東、浙江、安徽、江蘇等各省區的大片地區,當時苗軍名聲大振,威振我國東南數省,被元庭封為湖廣副都元帥。楊完者之名乃元庭所賜,意即“克全忠義”。楊通貫父叔子侄後被曆史上稱為有名的“楊氏九將”,楊再登、楊正衡、正仁、正德、通昭、通興、通智、通溥、通泰,楊正德叔侄等三人授行營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