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不周山(3 / 3)

事實上,不周山的七位弟子也是九州四海之內年輕人們的榜樣偶像,有些爭執自然很是尋常。

“我聽聞五師姐冷若冰霜,豔絕下,隻是從未得見,憾之。”

“五師姐你是見不到了,不過我聽聞六師兄明年將仗劍下,或許我們還有機會見一見,傳聞他是不世出的劍道奇才!”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隻是聊著聊著,他們漸漸察覺到了似乎哪裏不對,一位年輕俊才看向了明眸皓齒的沈姐:“瞧我們,聊的興起居然忘記了這個話題的發起者,不知沈姐喜歡不周山哪位師兄?”

沈姐聞言一笑,簡單的回答道:“七師兄。”

眾人齊聲問道:“為何?”

“長得好看。”

沈姐給了一個極其簡單有力的答案,然那雙如同秋水的眸子卻已經看向了遠方,滿眼的花癡...

“姐,姐...”身邊的丫鬟不得不輕聲喚道。

沈姐回過了神,看了看身周的與之七師兄對比完全可以用土雞瓦狗形容的世家子弟,不由得道:“聽聞今年南州的巡劍禮由七師兄主持,不知各位誰有門路,我十分想見七師兄,遠遠的看一眼便好...”

眾人大失所望,敢情這位沈姐已經心有所屬。

———

夜幕已深,圓月高懸。

九州四海之內的人們開始時不時的看向星空。

東禹國的太子攜文武百官,在摘星台站立等待,他很討厭每一個人那副虔誠的麵容,也很討厭不周山在臣子們心中的地位,他發誓待自己登上王位要慢慢的改變這一切。

北方的靈隱縣中,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攀上了房頂,老人們都坐上了可以仰視的藤椅,那位了一整口幹舌燥的書先生則啃著一個大雞腿,想著看完巡劍禮,再給村裏的老少爺們免費幾段。

中原城中,朝夕書院門前,喝了一整的老哥倆躺在了石亭的外麵似已經有些不省人事。

而在南州都城的最高處,沈姐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七師兄,隻希望能近距離看看那把名叫離仙的劍。

……

……

子時,九州四海人間十二國齊齊響起了鍾聲。

這聲響震動了世界,也代表不周山的巡劍禮開始了。

人們揚起了自己的脖頸,目不轉睛的盯著璀璨的星空,像往年一樣猜測著今年自己看到的劍會是不周山哪位上仙的劍。

時間在這一刻宛若靜止。

無論是人山人海的城頭,還是象征著權利與地位的皇城,亦或者是荒無人煙的鄉郊野外,隻要有人的地方,人們都在仰望星空。

可今年的巡劍禮似乎晚了一些,遲遲不見飛劍掠過上空。

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有些擔心,不是因為不周山的巡劍禮從不遲到,而是因為巡劍禮在三千年前並不是元節的節日儀式,隻是代表巡視,有飛劍盤旋,就明安全。

那麼今遲遲不見飛劍,是否像很多年前一樣代表了危險?

沒有人知道答案,直到一刻鍾後人們的腳下傳來了震動。

距離不周山最近的東禹國首先看到了眼前這幅讓人震撼的場景,太子跌倒,文武百官全部下跪。

——他們看到的是不周山飛起來了。

……

……

延綿的山脈被清冷的月光所籠罩。

山頂上的殿宇樓閣是這世間人們最向往的地方。

那唯一蜿蜒曲折的上山路看起來無比漫長,但每一階靈石所鑄的台階都熠熠生輝。

一隻滿是火羽的鳳凰展翅相隨,一條隻在傳聞中聽過的龍在旁就像一條的蚯蚓。

不周山就這樣破開了常年繚繞在山間的迷霧,以升空的方式全方位的展現在了九州四海每一個人的眼前。

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都瞠目結舌。

巡劍禮為什麼變成了巡山禮,不周山要做什麼?

太子被大臣們攙扶而起。

朝夕書院的老侍衛拍了拍老書生的臉。

靈隱縣的老者們錯愕非常

沈姐卻隻想看劍,看七師兄的劍。

但很快人們都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同尋常,因為不周山在升空,不停的升空,先是變成了月亮大,後來如同星星一般變成了一點微光。

當不周山消失不見,世界一片慌亂。

在這一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信仰,他們敬畏的力量,他們的精神偶像,他們的心之所向拋棄了他們。

拋棄了他們所在的九州四海,進入了未知的宇宙,開始了屬於不周山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