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想,隨時等待著幫忙。
張海燕平複了一下心情,才站起來。
她笑了笑,搖搖頭說沒事了,然後,又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和王玉瑩蘇之燮踱著步,往回走。
張海燕明白了,今天還不是和閨女相認的時候,那就再等等。
-
今天是個好日子。
又是一年之中傳說的龍抬頭的日子,更是王玉瑩和蘇之燮定婚的日子,所以,村民們也都起得很早。
不少村民,因為惦記著要來王玉瑩家幫忙,所以吃完早飯之後,就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安國強帶著帶著大柱子,二柱子等人,剛一出了早飯就趕過來了。
在他們到的時候,羅蘭一家也剛剛吃了早飯。
這時,來幫忙的村民們也陸續過來了。
因為王玉瑩和蘇之燮今天要定婚,蘇之燮又要請小安村全村的人吃飯。
所以,安國強等人就商量著按照平日裏,小安村結婚的酒席來操辦。
兩口大地鍋,昨天黃昏的時候就搭好了。
中午吃飯的人要多,眾人就七手八腳地在羅蘭院子門口搭起了塑料棚子。
春天風大,搭上棚子後,把做好的飯菜,以及需要的食材一一放在桌子上,會幹淨很多,也可以防止灰塵。
至於人多,如何坐席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於小安村的村民來說,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按照小安村數年來流傳下來的老規矩,坐席的時候,需要家家戶戶出東西。
那就是各家各戶,家裏的大桌子,長條凳,還有做飯用的飯盆都準備好,等著專門的人過去收過來,就行了。
大柱子帶著幾個人,負責灶台。
處理各種菜品美味。
二柱子,愛國,淮北等人,則負責去各家各戶收來大桌子,長條凳,和各種碟子碗盤。
收來之後,再在搭好的棚子裏,一一擺好。
大夥忙忙碌碌的,都過來幫忙。
吃過早飯之後,蘇之燮和王玉瑩也過來幫了一會兒。
到了上午九點多的時候,他們就離開了。
因為要去參加楊建軍和稻穗的婚禮,羅蘭林亞茹,和張海燕也都催著他們早去早回。
從小安村到楊家溝不是太遠。
一二十裏的路程,開著沈亮的麵包車,兩人九點半從家裏出發,十點左右就到了楊家溝了。
楊家溝位於小安村東南方向。
也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小村落。
在去楊家溝的途中,剛好經過一個鎮子。
這一天,正逢鎮子上逢集。
王玉瑩就帶著蘇之燮去鎮上,買了一床龍鳳呈祥的粉色錦緞麵料的被麵。
然後,又扯了兩塊的確良布料。
一塊是碎花布料,可以做小褂的。
一塊是褲子布料。
在當地,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結婚送禮,無非也就是這些了。
錦緞被麵、各種布匹。
因為這個年代,還流行著手工縫紉的衣裳,所以送禮,送布料比較流行。
但凡紅白喜事,辦事的人家,一次酒席下來,總會收到許多被麵或者布料。
因為收得多,自己家根本用不完。
於是,這些東西就可以積攢下來,留作下次送給別人家做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