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大風起兮 第二十二章:施行(1 / 2)

“景先生。”和晴恢複平靜回到茶樓,微笑著看了餘韻一眼。

餘韻會意,知道她有話想要跟景歌說,當即起身離開。

“我出去散散步。”

“晴姑娘有什麼想要跟我說的嗎?”景歌問道。

“公主殿下知道景先生身患重疾,不久將於人世,特意為先生找到了續命之法。”和晴注視著景歌,說道。

“嗯哼?”景歌驚訝,他清楚自己的狀況,自付已經沒有了救治之法,畢竟連上官君月也束手無策,她師從藥王穀,是當世醫藥之巔。

“是何方法?”景歌問道,若是能活著,誰會想死呢,景歌自然也不能免俗。

“殿下已命人修築七星法壇,待到新月之夜,從秦王劍上牽引人族氣運為先生灌注洗禮,可續上三五年壽命。”和晴如實告知。

景歌沉默片刻,並沒有如和晴想象那般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隻是非常平靜地詢問。

“如此大恩,公主要求什麼回報?”景歌內心多少生出了些許希望,不過他猜測西涼或許有所要求,才會為如此為他費心。

然而和晴的回答卻出乎他的意料。

“公主不過是念及情誼罷了,並沒有說要你如何,請先生安心便是。”和晴笑道,知道他憂心之處。

“如此便請晴姑娘替我轉達感激之情,至死我也不忘此恩。”景歌認真的說道。

和晴心中一動,開口說道,“我西涼另有一法,不止可以為先生續上三五年壽命,而是可以治愈先生。不過花費代價太大,需先生為我們西涼做一點事換取。”

“做什麼事呢?”景歌問道。

“請先生修書一封,送至雁門關,勸說西北軍團歸降我西涼。”和晴繼續說道。

景歌聞言輕笑搖頭,“晴姑娘把我在西北軍中的地位看得太重了。西北軍團絕非某人修書一封便可勸降的,即便我如此,諸將士也不會答應。”

“西北軍團降不降是他們的事,先生隻需依言即可,除此之外,再無別的要求。”和晴進一步說道。

景歌仍舊搖頭。

“就寫上一封書信便可以換你自己的性命,這都不願意嗎?”和晴再問。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景歌平靜回答,果斷拒絕,沒有多做猶豫。

“可我看先生也不像什麼君子呀。”和晴調侃道,心中頗為欣慰,暗想公主眼光果然獨到,不算看錯人。

此人行事有著自己的底線和準則,不會輕易被誘惑,比那些見小利而忘大義的鼠輩不知高出多少,光這一點就讓人折服。

“君子與否還不是旁人評判?大丈夫行於天地間,擔當身前事,又何計身後評呢。”景歌坦然說道,別人說他是君子還是小人他都不在意。

“好一句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評。”和晴感歎,點頭認同,此言足見胸襟。

“公主雖無要求,但景先生受此恩後將如何回報我西涼?”和晴再問,她身為西涼護法,理應為西涼爭取更多的利益,即便是微不足道也不能放過,雁過拔毛。

景歌認真想了一會,“我所有的東西,公主殿下應當都看不上眼。”

“待我回到大秦後,將不會向朝廷進言對西涼不利的建議。亦會盡量避免與西涼兵戎相見。倘若有朝一日,不得不與西涼對陣,無論何種情況下,我都將率軍退避三舍。所擒將領士卒,盡皆不殺,還歸西涼,以報恩情。”他尋思片刻後繼續說道。

“好,屆時還請先生勿忘今日諾言。”和晴笑著說道,竟說出這等話語,真是張揚自信。

“先生即日起沐浴齋戒,清心靜意,調整好自身狀態等待新月之夜為宜,和晴先行告辭。”她再次囑咐,這等法門已經很久沒人動用過了,是否奏效,又或者是有什麼意外難以預料。

“晴姑娘,謝謝你。”景歌誠懇道謝,感激她善解人意,不當著餘韻的麵說這些。

人固有一死,死亡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所念。這些天景歌想得最多的便是景母餘韻和那些好友們得知自己的狀態該會有多擔憂,特別是娘親,父親已然不在,唯一的兒子也逝去的話,他不敢想象那個畫麵。

若是能向上天借三五載,雖不算多,但也足夠安排好身後事了。

和晴聞言,回身看了他一眼,而後內心暗歎,飄然而去。

景歌回到宋王宮中靜坐。

“韻兒,稍後我可能需要閉關幾天。”他輕撫餘韻長發,溫和地說道。

“神王和戰王把畢生功力灌注到我的體內,一直以來我都沒能融合,如今諸葛大哥築建法壇助我一臂之力,是個很好的契機。”景歌認真的瞎編,撒謊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