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試試這個。”
“這是什麼?”
正在利用3座建造完成的超大型引力波天文台分析構建太陽係監控圈的張晴,抬起頭看著陸毅手中如同電療儀一樣的東西,有些奇怪的問道。
“生物腦芯片的工程品,已經通過了臨床試驗,我剛才試了下效果還行。”
陸毅解釋了一句,把手中“電療儀”的3個電極片貼在張晴的頸椎、前額、頭頂,然後按下主機上麵的啟動按鈕。
“分析驗證一遍這份數據。”
陸毅在調出了一份引力波的探測數據,要是在平時,這份數據肯定需要林教授出動,按照張晴和陸毅給出的思路進行數據建模,甚至還需要應用到超算的輔助才能分析出結果。
“分析驗證這份數據......”
張晴心裏麵有些疑惑,但還是按照陸毅的吩咐看著這份數據開始進行初步分析,不過下一刻......張晴就愣住了。
什麼叫思如泉湧?
什麼叫記憶力爆炸?
什麼叫心算能力MAX?
“這......”
張晴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陸毅,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感受的一切。
“人的思維是有限的,大腦的能力是有限的。”
陸毅關閉了這塊生物腦芯片的工程機,解釋道:“人的視覺、聽覺在單位時間獲取到的信息量是一個龐大的量級,但我們實際感受的信息就是那一點兒,百分之99以上的信息都被大腦忽略拋棄了。
同樣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大腦調取以往的記憶再加以總結和改進,一瞬間也會湧現出大量靈感和想法。
但我們能捉住的靈感和念頭就那一兩個,大部分浮現出來又都消失了,這一個情況在疲倦和用腦過度時會更加明顯。
這個生物腦芯片,能夠捕捉大腦散發出來的神經信號進行暫時的儲存,然後再二次模擬還原反饋給大腦,所以感受到靈感爆發,記憶力爆炸的情況。
同時它還能簡單的讀取大腦神經信號的信息,輔助大腦處理這些信息,所以心算能力會大幅度提升。”
“這個生物腦芯片不適合全麵推廣。”
張晴皺了下眉頭,第一時間意識到這個生物腦芯片的敏感性,先不說全麵應用會加大危險份子的危險性,還有就是對那些思維性格還沒有定性的少年人來說,這也不亞於毒藥。
“初步隻會在科學家群體和博士生群體中推廣,這個是利用牧巴文明生物技術加以改良製造的,可以直接匹配基因進行驗證,非初始錄入的基因就會發生溶解。”
陸毅點點頭,或許在未來人類隻要成年了就能免費裝載生物腦芯片,實現人人如龍的文明盛世。
但在目前,在相應的社會製度沒有完善之前,在相應防範技術措施沒有升級之前,生物腦芯片的應用必須得到控製。
“陸陸,這樣通過這個生物腦芯片,我們是不是能實現虛擬現實了?”
旁邊一直為張晴提供數據層麵建模分析服務的林教授,突然好想想到了什麼,有些好奇地詢問。
沒有全能的科學家,一個文明的科研劃分了眾多領域,每個領域都有相對應的科學大佬在攻堅,所有科學家齊心協力才能推動這列文明列車向前進。
林教授把陸毅給的那一份係統架構算法理解完成並備注了若幹說明文檔後,就把算法扔給了人類文明計算機領域的工程師,然後就和張晴回到引力波研究中。
同樣的,暗光文明三角形智能戰艦的研究,那已經損壞的曲率引擎的資料送到張晴陸毅這邊,其他的主控計算機、探測模塊、能量引擎等則由其他相關科學家負責。
除了陸毅作為文明首席科學家不時會了解下其他領域的進度,張晴和林教授都不再關注。
“實驗室已經實現了,隻是因為虛擬場景編譯優化的原因,虛擬度並不高。”
陸毅笑著點頭,虛擬現實最困難的就是讀取大腦的神經信號信息,以及外部設備向大腦反饋神經信號,不過這兩個技術難點在牧巴文明的生物技術中早就已經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