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鈴,好久不見呀。”當室友都還沒有回來時,328就先迎來了隔壁的好朋友,張雨桐,她迫不及待的拿出從家裏帶的特產給清鈴嚐嚐。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雨桐熱情的性格大概很少有人能夠招架的住,不過用她的話來說,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她用熱情以對,清鈴是她在這個學校裏除了室友外深交的第一個朋友,而在她非黑即白的世界裏,朋友的意義不是所謂的泛泛之交,那些女生張口閉口的“閨蜜情”,她與清鈴,更像是懂得彼此內心的人,又恰好站在讓對方感到舒服的地方,不遠又不近。
清鈴好幾天都沒有見到同學了,而原本寂寥的寢室裏,突然出現了充滿活力的聲音,瞬間開心起來,她接過這並不是很大袋卻包裝精致的食物,有說不出的感動,她笑著眼睛彎了起來,看起來還如十三四歲的孩童,“謝謝。”
“客氣什麼呀。”雨桐張望了她們寢室,看不見肖瀟她們的蹤跡,便好奇地問道,“你室友她們還沒有回來呀。”
“恩,不過都是下午回來。”清鈴如是說。
“那我們待會一起去食堂吃飯吧。”清鈴吃了口雨桐帶的東西,嘴裏咀嚼著食物,望著雨桐,張雨桐見清鈴認真的樣子,期待地問道,“怎麼樣,好吃吧?”
清鈴笑的很歡,嘴裏塞了太多,她不住地點點頭。雨桐剛要走,她馬上拾起了放在桌子上準備給她的小零食,“給我的呀?”張雨桐吃驚地望著,盡管自己帶了些小東西,但是她也沒有指望別人在家可以想著自己還給自己帶著吃的,心裏一陣喜。
那些看起來不經意的舉動卻是對方最善意的本能,如果有人特地從家鄉為自己帶來一些驚喜,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自己也是那個人心裏牽掛的朋友呢,雨桐喜出望外中又是感激,卻不曾想清鈴最想謝的人就是她。
下午肖瀟,雅芹都接著回來了,梓芊給她發了信息說火車晚點,回學校應該很遲,讓清鈴幫她打瓶水。
“好的,路上注意安全!”將這則消息發出去的同時,清鈴滿意地笑了笑,並對寢室另外兩人宣布梓芊的行程,可好像大家都在忙著自己手頭上的活兒,根本無暇顧及,一邊是清鈴悠哉悠閑地看著視頻嚼著薯片,另一邊是肖瀟雅芹她們前前後後忙忙碌碌的身影,“也是,昨天自己剛回寢的時候也是這樣忙裏來忙裏去,”便轉過頭,繼續著她的小生活。
她一向都是個挺熱心的姑娘,再加上中午跟雨桐吃飯時,一起打了兩瓶水,想想梓芊回來的時間肯定會很晚,那時水房也不一定開門,自然就答應了梓芊。
肖瀟對於考研的熱衷真的不是隨口說說而已,清鈴很好奇放假的七天她在家的生活,剛回來的當晚,就跑到主教自習室去看書了,清鈴從來都沒有問過肖瀟到底是怎麼準備考研的,也不清楚肖瀟考研準備考什麼專業,隻是經常看她抱著厚厚的書到很晚才回寢室。清楚肖瀟對於自己的未來已經做好了規劃,好像她的記事本上寫滿了正在做的事以及即將要做的事,跟肖瀟滿滿當當的大學生活比起來,清鈴她們的生活要顯得空洞許多。
大一對很多學生來說是處於迷茫的時段,當有人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並為此付出行動,怎麼看這個人的未來都一片光明。這時候的清鈴總是看著肖瀟的背影,既羨慕又茫然。她來去匆匆的身影有時候看起來特別的帥氣,圖書館自習室仿佛有一個無形的引力,吸引著肖瀟投身其中。
劉雅芹回來收拾之後,便與其他幾個玩的要好的班幹部出去吃飯了,不知不覺間四個人的寢室好像被瓜分成形單影隻的個體,大家分別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發,誰也不跟著誰,誰也依附著誰。
大學在剛開始沒多久,就發揮著它幾分社會的本能,讓一個個鮮明的組織悄然而生。抱團生存在這裏是最普遍常見的現象,深陷其中的學生並為此感到沾沾自喜,而那些時常走在綠蔭道裏鮮明的個體,明明看起來孤獨寂寞,卻在他們與人談笑之時瞬間打消此念頭,我們誰都不是誰,誰也不會明白他人心裏真正在想些什麼。
所以三個原本還人氣十足的寢室一下子又變得空蕩蕩的了,開著電腦清鈴無聊地打開視頻播放器,看最近出來的一些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