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談往事姨娘露鋒芒(1 / 1)

“女人也不是年紀大了就無用的,是人,年紀大了都有資曆,”三姨娘放下樂宸,“你想聽聽姨娘過去的故事嗎?”

樂宸了然:

三姨娘在府內呆得久,又溫和不惹事,比起年輕高冷的七姨娘,自然比較得人心。

三姨娘要講過去的事情,不就是要告訴樂宸自己為什麼這麼得寵、七姨娘為什麼要聯合她和主捧她、慕容氏為何那麼忌憚她了。

這也是讓樂宸日後宅鬥做準備。

對於三姨娘的親身教導,樂宸自然樂得從命:“女兒最喜歡聽故事了。”

巧的是,宮嘉煜正好踏進來,三姨娘招呼他一起吃飯一起聽:

十多年前,溫陵有一個刺繡大戶,姓薄,乃西漢薄太後親戚、是獨門三體繡,就是繡出來的東西放在光影下看著就像立體的,活靈活現,是達官貴人和皇宮貢品,很快便趁著趙國對外開放的春風遠銷海外、一度成為東瀛皇室禦用。

但隨即,風言風語也來了:說薄家和東瀛私通,意欲謀反。案件落到了當時的溫陵縣令、如今李太後的祖父李建國手裏,他幾經調查,還真的查出了叛逆實證——原來是薄家庶出的二老爺不滿同是庶出,結果庶大老爺繼承家業,而二老爺卻不能,故意和倭寇私相授受、傳遞消息。

因為薄大老爺為人仁義正直,又早已去世,李建國不忍一家都以違逆罪處死,在和薄家老夫人商量之後,決定屠殺薄二老爺滿門,裝作是被倭寇血洗家門的樣子,其餘的人都流落民間,幾經沉淪之後,就剩下了薄大小姐和薄十八小姐兩根獨苗苗。

薄大小姐是庶出,她不堪受苦,投奔了百越王府,作為間諜,嫁入李家給李建國嫡長子李嘉澍做了妾室,還有了一個女兒、就是如今溫陵縣令的生母,也是七姨娘的祖母。

薄十八娘則被賣入了勾欄院,做了個頭牌,天天吹拉彈唱。

因為鴇母想要賣薄十八娘的初夜賺一筆,薄十八娘不願當娼,便勾搭了百越王的庶子,還迅速懷孕,要進門當姨娘。

這便得罪了慕容氏:畢竟當時府中除了大姨娘和二姨娘,就隻有是通房的五姨娘,沒有別人,三姨娘一進門就當姨娘,首先就讓府內的女人們不爽。

最後三姨娘把自己在勾欄院的姊妹推薦給宮菲,宮菲再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同時迎了三姨娘和四姨娘入門。

三姨娘為了掩人耳目,是改名為郜剪月的,但她的實際身份,大家都知道。

三姨娘是薄家後人,有三體繡絕技,和七姨娘算是親戚,跟李太後沾親帶故,而且人情練達、手段老到,所以後院的女人們不是敬而遠之就是處之而後快。想要合作的,比如四姨娘,三姨娘看不上,所以四姨娘也懷恨在心。

三姨娘挑中七姨娘,也是看中她們之間的血緣關係,而且七姨娘夠聰明,有長遠的目光,短時間內會唯三姨娘馬首是瞻。

樂宸咋舌。

原來三姨娘一直以來野心就不小,她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宮二爺的正室!

三姨娘扶了扶發鬢:“都說老爺升官兒是慕容家的財力,可老爺院子裏的女人,有哪個是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