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天下至強:白袍親衛(1 / 2)

西鄉,鄉君府,聚義廳。

“求您了,求您救救我們家郎主,求您救救崔氏吧!”聚義廳裏,跟隨石堡信使前來的崔七郎一見到劉夜當場就跪了下去。然後不停地磕頭,不一會兒,頭上便被磕出了血。

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跪下的。再加上他一身已經幹了的血衣。還有幾處沒來及處理,正在流血的傷口。以及不辭辛勞,為主求援的意誌。就算再挑剔的人也會稱讚一句‘好漢子’。忠勇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這位勇士,某知道你心裏很急。但是現在外麵胡人當道,胡騎肆虐,貿然出去太過危險了。你就算想要求援,也得先讓我等了解一下情況吧!”在劉夜的眼神示意下左司馬夏侯溫道。

隨後他還親自扶起了崔七郎。崔七郎知道求援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外麵可是有三百餘胡騎。並不是缺少騎卒的晉人豪強所能輕鬆應付了的。也隻好先順勢站了起來。

“不知你家郎主名諱。”劉夜問道。

“我家郎主姓崔名慎,清河東武城人,乃是清河崔氏的嫡係族人。”崔七郎挺了挺胸脯頗有些驕傲道。

“清河崔氏?”劉夜驚道,但隨後便立即恢複了正常。雖然清河崔氏後來很牛逼,宰相人才倍出,在唐朝更是五姓七望之首,就連千古大帝唐太宗都奈何不了,是一等一的大世族,大豪門。但現在可不是,清河崔氏還沒有完全發跡。雖然清河崔氏在河北也算是豪門,但比起之後數百年的地位差得太遠。現在也就和淮南劉氏差不多。

“不知崔道儒,崔公與令郎主是何關係。”劉夜接著問道。

“道儒公乃某家郎主的胞弟。難道劉使君認識道儒公?”崔七郎有些興奮道。如果是至交那就好辦多了。

“不,本君並不認識。隻是有些久仰道儒公的書法!”劉夜道。

聽了劉夜的話,崔七郎頓時低沉了些,原來不是熟人。不過劉夜的話讓手下的人有些奇怪,自家主君可並不喜歡書法。

“不知圍攻你們的胡騎有多少?”劉夜再次問道。

“三百有餘。”

“這麼多!”劉夜和眾人佯驚道(都是影帝)。

“那有多少本族兵?有無奴兵?”左司馬夏侯溫問道。

“大約有百餘本族兵。”

“全是胡騎,並無奴兵。”崔七郎如實回答道。

“這麼多!”眾人皆驚道。這次是真的驚訝。

本族兵是胡人正規部隊的稱呼。不僅是職業士卒,還是部落的常備兵,更是真正的精銳,可不是普通的牧民胡騎所能比的。受生產力的影響,每個部落的本族兵並不多。能拿出百餘本族兵的絕不會是小部落,甚至有可能比顓臾霸主阿瓦部還要強。

聽到眾人的驚訝,崔七郎頓時有些絕望。有著百餘本族兵的胡騎絕不是軟柿子,看眾人表情就知道這次希望並不是太大。但他還是把希冀的目光看向劉夜。

“這位勇士,要不這樣吧!出兵是件大事。請容我等商量一下。本君看你的傷口過多,如不及時治療,恐有生命危險。請先下去包紮一下。本君待會兒再給你答複,如何?”

“那就有勞劉使君了,如得劉使君相助,我清河崔氏將感激不盡。”說完崔七郎又跪了下來,重重地給劉夜磕了一個響頭。他知道有些事,他一個外人在這裏,劉夜他們不好談。而他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剩下地就隻能看老天了。

就在崔七郎走後,劉夜對著眾人問道:

“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清河崔氏乃河北豪門,與之交好對我等有益處,應該救。”楊陽第一個表態道。

“崔氏所困之穀,應該是落日穀,那裏的地勢,並不適合輕騎的發揮,胡騎的戰力會大大地降低。我西鄉缺戰馬但卻不缺騎卒,如果此戰能剿滅這股胡騎,我等定能獲取不少戰馬,對我等有益處。所以某也認為應當出兵。”左司馬夏侯溫道。

軍政倆位大佬表態後,其他也幾乎沒有什麼人反對。

就在這時,一名男子衝了進來。然後直接跪在了劉夜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