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得玉璽劉曜登基 破敵營蘇峻顯名(三)
山下大營中軍帳中,郗鑒正在主持軍議,商討如何攻取寒山。
郗鑒字道徽,兗州高平郡人,今年剛剛五十歲。他出身名門,但父親早亡,小時候很窮,要自己下地幹活養活自己。貧窮的生活並未擊垮郗鑒,他時常利用勞作的間隙,在田間地頭苦讀經籍,就這樣他博覽群書,有名鄉裏,弱冠之後以儒雅著稱。
郗鑒後來被招入朝中為官,諸王亂政之時,他潔身自好,不參與紛爭,事事以國家大義為重,年紀輕輕便有名朝中。洛都淪陷之後他逃回家鄉,被鄉人推舉為主,聚眾自守。司馬睿得知後便任命郗鑒為兗州刺史,這次討伐周堅,以他為主帥,蔡豹為副。
蔡豹字士宣,出自陳留蔡氏,與三國時期著名的蔡邕、蔡文姬是同族。蔡豹精練能幹,本為臨淮太守,就是他在剿滅匪賊的過程中發現了周騱和王恢謀反的蛛絲馬跡,使江東避免了一場大禍,因功提拔為徐州刺史。
論職位蔡豹與郗鑒不相上下,蔡豹還年長幾歲,但論名望就跟郗鑒差遠了。郗鑒曾在朝中為官,與司馬睿、王導等人熟識,因此江東朝廷以郗鑒為帥就不足為怪了。隻是周堅的老巢在徐州境內,蔡豹本以為自己會掛帥,多少有點失落。
郗鑒主持軍議,首先否決了繞過兩座堡壘的方案。大軍進入密林之中必定混亂,一旦遭遇伏兵後果不堪設想;敵人在後麵還有營寨,派兵少了又打不下來,因此攻下兩座堡壘成了唯一選擇。
郗鑒主意已定,向諸將問道,“強敵在前,何人願為先鋒,為大軍開路?”
郗鑒輕聲一問,營帳中卻突然安靜下來,諸將甚至連喘氣都故意壓低了聲音。
郗鑒見狀尷尬不已,眼光望向於藥,於藥出列說道,“末將部下皆是泰山精兵,十分擅長山地野戰,末將願率眾巡視山嶺,保證不會放跑賊人一兵一卒。”
郗鑒聽罷,無奈的點點頭,又把目光投向了蔡豹帳下諸將。部將留寵本有意出列,卻被蔡豹一個眼神逼了回去。
郗鑒心中多少有些惱怒,心想當初周堅請降,你們主戰,現在堅城在前,你們又作壁上觀,真豈有此理!隻可惜自己部下人數雖然不少,卻多是田間鄉人,疏離戰陣甲杖不齊,如此攻堅大戰怕是難堪重用。
郗鑒正在為難之際,忽聽帳下一聲爆嗬,再看一位年輕將官大步出列,滿臉漲的通紅,大聲喊道,“大帥莫憂,蘇峻願為先鋒!”
眾將大驚,郗鑒和蔡豹也是一愣,郗鑒問道,“此戰凶險無比,你可知軍中無戲言?”
蘇峻大聲答道,“亂世之中末將流落荒境,承蒙朝廷不棄得為爪牙,夙夜唯思力戰以報國恩,今日得盡綿薄之力,刀山火海又有何懼!?”
蘇峻說話文縐縐的,引起了郗鑒的興趣,細問之下才得知蘇峻曾被舉為孝廉,眾將無不刮目相看。郗鑒站起身來,踱了兩步,讚歎道,“能文能武,真良才也。”
郗鑒轉過身來,又向蔡豹問道,“蔡帥,我看蘇峻忠勇非常,可擔先鋒重任,但戰場凶險,又不得不擔心義士遭遇橫禍。我意當集齊軍中精良甲杖,供其挑選,以慰壯士之心,助其一臂之力,不知蔡帥意下如何?”
蔡豹聽郗鑒稱自己為帥,說話也很客氣,心中很是歡喜,他也很欣賞蘇峻,痛快的答應了。
於是郗鑒邊脫鎧甲邊說道,“老夫這身鎧甲是陛下賞賜的,實在不敢輕易送人,明日出戰先借給小蘇將軍,還望不棄,莫笑老夫吝嗇。”
蘇峻大驚,接過鎧甲,一時心潮澎湃,又拜倒在地大聲說道,“謝大帥厚恩,末將願立下軍令狀,明日午時定破此二壘,為大軍開路!”郗鑒笑盈盈的扶他起來,越看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