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得玉璽劉曜登基 破敵營蘇峻顯名(中)
北方格局的劇烈變動,對天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到影響最大的卻是徐州的彭城國。彭城國西麵與豫州的沛國接壤,兩郡國的情況與兗州差不多,都掌控在地頭蛇手中。
彭城內史名叫周堅,沛國內史名叫周默,兩人是同鄉,各自占領幾個塢堡,割據一方。他倆都從江東朝廷那裏請來了官身,卻都首鼠兩端陽奉陰違。
前段時間石勒大軍侵入兗州,祖逖兵敗浚儀。得到消息後,兩人心中打起了鼓,感覺石勒勢大,祖逖都擋不住,不如早點歸降,於是一起投靠了石勒。
不久之後石勒率領大軍離開兗州前往平陽,這可嚇壞了周默,他割據的沛國就在豫州境內,祖逖實力尚存,想要滅他還是很簡單的。於是周默又慌不擇路的投靠祖逖,遣子為質。
周堅得到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周默投靠祖逖的事沒跟他商量,讓周堅感覺被出賣了。一怒之下周堅暗起兵馬,偷襲並殺害了周默,據彭城反叛,石勒派來幾百騎兵,算是給他的支援。
周堅和周默之前投靠石勒,隻是寫了封書信而已,這在黃河南岸的各郡國中很常見。即使被朝廷知道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不算什麼大事,畢竟他們隨時都會再投靠回來。
但周堅襲殺周默的事就犯了忌諱:周默剛剛歸順朝廷,就慘遭毒手,江東若是沒有反應,將來還有誰會前來投靠呢?於是朝廷一紙令下,命建威將軍、徐州刺史蔡豹和屯駐在魯國鄒山的撫國將軍、兗州刺史郗鑒,合兵討伐周堅。
初到江東的淮陵內史蘇峻渴望功名,得到消息後立即向蔡豹請命,要求隨軍出征。蔡豹十分高興,自無不可,於是蘇峻率領屬下一千多人加入了蔡豹的大軍。兗州刺史郗鑒也找來援兵,他向泰山太守徐龕許以重利,邀他一同出征。
泰山郡屬兗州地界,太守徐龕與周堅等人並無不同,也是首鼠兩端之徒。泰山精兵名揚天下,徐龕手下有將近兩萬兵馬,實力強大。
徐龕見此戰勝算很大,既能得到郗鑒的重利,又有望得到朝廷封賞,便答應下來,派出部將於藥領三千精兵出征。一時間彭城周圍戰雲密布,北麵是於藥率領的三千泰山精兵,西麵有郗鑒率領的一萬兵馬,南麵則是徐州刺史蔡豹帶來的一萬多人,各部約好時間,一同攻入彭城境內。
於藥猛攻彭城北麵的傅陽縣,吸引周堅注意;郗鑒趁此機會掃蕩彭城西麵的沛國境內,將周堅的勢力驅逐出境;蔡豹沿泗水逆流而上,攻破了呂縣;之後於藥又攻陷了傅陽,各路大軍直指彭城,勢不可擋。
眼看自己多年的經營就要毀於一旦,周堅憂心忡忡。正在此時石勒派來的幾百騎兵前來請辭,說是要回去搬救兵,然後就一溜煙的跑了。周堅敢怒不敢言,又寫信要投降朝廷,卻遭到蔡豹斷然拒絕,眼看戰功唾手可得,誰會想收手?蔡豹、於藥乃至徐龕、蘇峻都不答應。
隻有郗鑒以國事為重,表示願意受降,但其餘各將並不理會,繼續進攻周堅,歸順的事就這樣化為泡影。郗鑒見眾意不可違,被迫改變了主意,率軍壓了上來。
彭城周圍多有丘陵山川,周堅為了自保,率領剩下的萬餘兵馬,離開城池前往附近的寒山固守。這時周堅得到消息,石勒已從平陽返回,不日將重返兗州,於是周堅又死馬當活馬醫,給石勒寫了封書信求救。
周堅早年是強盜出身,寒山是他最初的根基。天下大亂後他逐漸興旺發達,雖然後來住進了城裏,但寒山的營寨並未荒廢,反倒成了周堅屯放寶物的倉庫,因此這些年來對它的修葺從未停止。借寒山之險固守待援,成為周堅惟一的選擇。
各路兵馬雲集寒山下,將寒山圍了個水泄不通。寒山並不算險峻,但周圍層林疊嶂,怪石嶙峋,不是本地人很容易迷失方向,能供大軍上下的隻有一條大路。
周堅在正對大路的地方建起兩座堡壘,全由石頭砌成,倚著山勢堅固無比。兩座堡壘相隔不過二三十米,一左一右扼住大路,號稱天險。
堡內各屯有一千多人,都是周堅最精銳的部下,周堅對這兩個堡壘給予厚望,盤算著怎麼也能堅守一個月,就算堡壘被攻破,也得殺傷上萬人。那時各路兵馬已是強弩之末,周堅在裏麵還有營寨,守住應該問題不大,石勒的援軍沒準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