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回 得玉璽劉曜登基 破敵營蘇峻顯名(一)(1 / 1)

第二十一回 得玉璽劉曜登基 破敵營蘇峻顯名(一)

數九寒冬,北風刺骨,茫茫白雪中的平陽城,籠罩在一片詭異的寂靜中。漢天王靳準整日借酒澆愁,窩在宮殿裏等死。弑殺劉粲後,靳準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他雖然控製了所有兵馬,卻沒有足夠威信服眾,因此每天都有人逃走,大將劉雅也投奔了劉曜。

靳準意識到這樣下去隻有死路一條,唯有一場大勝才能穩住人心。石勒的勢力在北方最強,在他身上取勝足以扭轉乾坤,即使敗了也不過早幾個月人頭落地罷了。於是一個多月前,靳準孤注一擲,趁自己還能調動不少兵馬,主動進攻石勒。

劉聰病逝前曾命石勒進攻兗州,本意是讓石勒牽製祖逖,協助劉粲進攻洛陽。石勒本就有占領兗州的心思,很痛快就答應了,劉粲失敗後石勒也沒撤退。

兗州被盤根錯節的本地勢力割據,他們或據一郡,或占幾城,首鼠數端觀望形勢,是名副其實的牆頭草。先前石勒撤出兗州,他們一窩蜂的投了祖逖,現在石勒大軍前來,割據陳留郡浚儀城的陳川立馬叛了過去。祖逖率軍在浚儀附近被兩麵夾擊,猝不及防吃了敗仗,整個兗州震動。

靳準本想趁著石勒主力在兗州的機會,沾點便宜,但他既無將略又軍心不穩,大軍開出去很快就稀稀拉拉亂作一團,士卒逃散的更厲害,靳準見狀,隻好龜縮回來。

靳準作死的行為成功引起了石勒的注意,於是親帥大軍離開陳留直奔平陽而來。鎮守長安的劉曜也打了過來,率領大軍屯於汾陰。靳準自知大限將至,開始醉生夢死不問世事。

劉曜是劉聰的族弟,原本親緣關係比較遠,但平陽城內的劉氏子弟都被靳準殺光了,因此劉曜反成了劉聰舊部眼中的正統。

靳準的部下本就是劉聰舊部,劉曜對他們很有號召力。不久之後靳準被其部下弑殺,拿了他的腦袋向劉曜請功。平陽城也落入劉曜手中,一起落入劉曜手中的還有傳國玉璽。

相傳這玉璽是秦始皇一統六國後,派李斯用和氏璧打造而成,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幾個大字。一經出世就被賦予了與其本身價值不相稱的象征意義:得之者自認“受命於天”,失之者則被斥“氣數已盡”,曆來是亂世中野心家爭奪的焦點。

大晉一統海內之後,傳國玉璽歸於晉氏。後來劉曜等人攻陷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轉手把它獻給了劉聰。現在傳國玉璽又回到了劉曜手中,他的喜悅可想而知。

劉曜的部下群起勸進,於是劉曜正式登基稱帝,以水承晉金行,國號曰趙,史稱前趙,旗幟尚玄,大赦境內殊死已下。然後劉曜與石勒會盟,約為兄弟,一個經略西土,一個稱雄北方,各自引兵而歸,北方格局由此暫時穩定下來,一個全新的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