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王敦意氣亂臣節 王彬動情敘手足(三)
王敦上書的事沒藏著掖著,劉隗辦案也是大張旗鼓,鬧得沸沸揚揚。
王敦得到消息時正在召開軍議,對此事並不擔心,隻是借機向眾人感歎道,“我家兄長任職甚有政績,廬江人士都稱讚有加,朝廷此舉定是受到奸人挑唆,有意殘害忠良。”
帳下眾人本欲紛紛應和,不料有人突然開口說道:“我就是廬江人,聽到的風評可不是這樣的。”
眾人大驚,一起望過去,隻見說話的是一位年輕人,卻是新來的主簿何充。何充一臉正色,目光堅定,自顧自的繼續講自己的見聞,揭露王含的罪孽。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風韻淹雅,被視為後起之秀。他和太子司馬紹一樣,都是庾亮的妹夫,王導還是何充的姑夫,因此何充與王氏、庾氏都很交好。
何充很快被別人打斷,王敦則陰沉著臉沒接話,草草講了幾句便結束了軍議,麵色鐵青的回去了,幾日之後就把何充辭掉了。
何充全然不受此影響,他當初接受王敦的征辟,本就有借機約束王含的打算。現在朝廷已派人前來調查,再沒有為王敦效力的必要了。於是何充一身輕鬆,乘船順流而下前往建康。
王含是庶出,又沒什麼才學,在王氏兄弟中曆來不受重視,王導也是最近才開始上心。王導人脈很廣,案件進展的每一步細節他都能很快得知,眼看王含的事越查越多,他本有心搭救,可猶豫了一下卻放棄了。
原因並不複雜,近來王導備受疏遠,料想麵聖求情也難有什麼效果,反倒可能被扣上假公濟私的帽子;更重要的是有王敦在,王含犯下什麼大罪都不會傷及性命,大不了跑到王敦那裏躲起來了事,因此王導並不太掛心。
閑來無事,王導又準備到周顗那裏散散心,忽得下人來報,說他從弟王彬來訪。
王彬字世儒,他哥哥王廙之前任過荊州刺史,因為被杜曾擊敗而丟了官,現在兄弟二人身居建康,正辭官為母親守孝。
王導正缺人聊天解悶,王彬的來訪恰逢其時,於是樂嗬嗬的迎他進來,一陣寒暄甚是親密。
王彬是為了王含之事而來,開門見山的問道,“處弘最近有難,兄長可知詳情?”
王導沒有保留,詳細的介紹了事態的發展,最後感歎道,“處弘貪贓枉法,令祖上蒙羞,今日之禍是他咎由自取,正好給他個教訓。另外有處仲在,處弘性命定當無憂。”
王彬聞言點點頭,繼而又搖搖頭,說道,“兄長,我看此事沒這麼簡單,陛下仁厚,以往定會念及手足之情。隻是近來陛下對處仲頗為忌憚,這個疙瘩解不開,恐怕王氏難得安寧。”
王彬接著分析道,“劉隗其人兄當知之,抓到如此把柄豈能善罷甘休?處仲收留處弘,少不了一個窩藏欽犯的罪名,陛下與處仲間的嫌隙隻會更大;再者廬江郡屬揚州,兄為揚州刺史,豈能脫得了幹係?”
王導一個激靈,回過神來,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對向王彬說道,“如此說來我還是得去麵聖求情,隻是陛下目前對我頗為疏遠,要成此事還需你助我。”
“樂為驅使。”王彬笑著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