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勝利者(1 / 2)

十二歲第一次在學校被人挑釁以後,我就一直信奉一點:麵對有些人是不需要服軟的,因為那樣隻會讓你更加難堪。

雖然與肖康健還是第一次照麵,但是從他那蠻橫的話語和臉上抽笑的表情其實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蹬鼻子之後還要上臉的人物。我沒有想過要與一個肌肉橫飛的人交好,當然更不會選擇向一個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人屈服。

所以我選擇了迎接肖康健的挑戰。我並沒有考慮後果,也沒想過要考慮後果。那時候張墨那種沉穩的性格還沒有完全的觸動我,所以我仍舊是隨性的,是衝動的。

我隻會習慣性的去想以前一貫打架的流程,然後照貓畫虎的去編織那一次衝突。

所以在確定我們不會受到校規的懲戒之後,我低聲的跟身後的幾人說到,“一會我動手之後你麼盡量往外跑,別被他們堵在裏麵。”

當時圍住我們的最少有三十人,大多是平時跟著肖康健的小混混。如果那三十人同時將我們圍困在中間,那對我們六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即使你再厲害也難逃被揍的厄運。所以我讓他們往外跑,把人拉開了就要好很多。

佟勇他們在身後瞬間便明白了我的意思,紛紛盯著自己選定的方向,緊握拳頭。

簡單的安排過後,心裏竟然突然有種回歸的感覺,似乎曾經在成都的大街上肆意奔跑的日子又回來了。隻感覺小腹部位一股熱流快速的膨脹,然後流轉全身。

當時隻覺得一陣愜意,並沒有去想那是因為緊張而出現的尿緊現象。

“打!”

估計身後的幾人已經準備的差不多,我一聲大喊,率先向肖康健奔過去。

我沒有選擇向外拉開戰線,因為我知道肖康健的目標會是我。而且我也知道隻要我拖住肖康健,那麼其餘幾個人挨打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練武的人大多反應力都要強於一般人,身體的靈敏度更是常人的幾倍。

我率先衝過去朝著肖康健一個橫踹,那當然不能帶給肖康健多少麻煩,他很輕易的便躲過去了。

其實我也沒有想過那一腳能夠給肖康健帶來傷害,那隻是一個廝打的訊號而已。要說明我已經選擇了應對方式,我不會屈服。

在我動的一瞬間,身後的五人也同時動了,他們分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跑去。

前麵說了,那天是難得的陰沉天氣。所以很多人都沒有選擇午睡,大多都三三倆倆的集中在操場上從事著自己喜歡的運動。於是當我們動的那一個瞬間,操場頓時熱鬧起來。像是一鍋煮沸的粥,騰騰的冒著熱泡,隨著溫度的升高,一個接一個的熱泡破碎了,四散的向外濺著熱湯汁。

那一次打架其實注定我們會獲得勝利。因為那天中午我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操場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的學校在山頂,而很多老師的家卻在縣城裏,所以大多數老師中午會選擇在辦公室裏午休。從辦公室到操場隻需要三分鍾,而且是慢走,那天早上鄭可專門掐著時間走過。而且那天李光明還專門派了一個平時老圍著他轉的小弟一直在辦公樓下紮點,李光明給他的任務就是隻要我們一動手立馬衝進辦公室。

我們確信幾十個人的打架鬥毆發生,老師們得到消息之後當然不可能再像平常那樣閑庭信步。一定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到操場。而以那樣的速度從辦公樓趕到操場一分鍾也不需要。

所以算上李光明那個小弟以及老師們的反應時間,我們其實隻需要頂住兩分鍾就夠了。

而兩分鍾裏我們要做的就是扛,扛住肖康健一夥的廝打,那麼我們就算贏了。如果在那兩分鍾之內我能夠將肖康健撂倒的話,那麼我們的勝利將會更加的徹底。

肖康健他們百般算計,但是卻沒有算計到我們其實也在算計。而且算的比他們精。他們以為多點人馬就能夠在我們麵前樹起威風,卻不知我們根本就不想給他們威風的機會。

雖然事先我們商定的隻是扛住肖康健他們的圍攻就好,但是真的動上手以後,我還是打定主意要將肖康健撂倒。

環顧一下四周,確定佟勇他們脫離圍堵之後,我的手腳放開了。

跆拳道本身就不似武術那般花俏,一拳一腿都堅似鐵、硬似鋼。在考取黑帶二品的花帶時,我的老師就說過,如果不是年齡的限製,其實我可以拿到更高級別的花帶。那也就是說,我的實力其實要高於同年齡段的修習者。

而武術卻更多的是為了強身健體,當然這並不是說練習跆拳道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至少在選擇習武伊始我沒有想過要把拳術運用在打架之上。不過人總是不能預知明天的生活,我會將跆拳道運用在打架之上那不是事先就能預料的。我想說的是,古人在發明武術的時候其實很多都是秉著強身健體的宗旨的。而且中國人的講究注定了武術的花俏。所以越往後演變,武術的實用性便越小。因為很多人練習武術的時候都會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套路的研習上,而非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