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爺,我明天就要走了,去北京讀書,您還有啥要交待的嗎?”
我半倚偎在羅漢床的一角,凝視高大英俊的侄孫,思索了好久卻無言以對。“寶柱,老爺爺沒事兒,也沒什麼好說的,到了北京要好好學習,為家鄉爭光,為家族爭耀,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就行了。要是著急就走吧!”
寶柱深深給我鞠了一躬。“老爺爺您保重身體,那天您不辭而別,我奶奶哭了大半宿,她說啥也要回興隆。我爸讓我告訴您,他買得那輛日本車已經賣了。我奶奶也知道這件事兒了,罵了我爸一頓,您就別生氣了。”
我搖著頭直了直身體,不禁冷笑一聲。“寶柱,這不是老爺爺的錯兒,也不怪你爸爸,該怪的是戰爭,侵略者可以諒解,他們的罪行不能抹去。既然你提醒了老爺爺,那你就去水泉溝祭拜一下公墓吧!那裏你去最合適,給寶根打電話,讓他也跟咱們一塊去,還有你爸,不忙就一塊過來。”說完,我掀開被子穿上衣服。
“老爺爺,你先洗臉吧!”
“念泉,你們都不知道吧!這裏邊躺著咱們的親人,有我的老叔和老姑父,老姑在不在這兒,我不敢確定。”麵對眼前的無字碑,往昔的一幕幕清晰浮現在麵前。“老叔,這個地方侄子沒忘。為了永遠紀念革命先烈和死難者,所以,承德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在萬人坑旁建立公墓告慰英靈。新中國成立後第十五年的清明節上,承德市人民委員會組織召開了祭掃大會,並且舉行了豎碑儀式,有兩萬多人參加。在這次祭掃大會上,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和死難者,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還特別邀請了當時居住在附近目睹過日軍殺害抗日軍民的見證人,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那天讓您來,你病了下不了床,侄子來了。許多廠礦、學校還組織青年和學生,向革命烈士獻了花圈,舉行了入黨、入團、入隊的儀式。寶柱,寶根,爸爸就是那一天在這入的團。大會之後,又組織群眾把散落的骸骨進行收殮、掩埋,還在烈士的公墓旁栽植鬆柏二百多棵,綠化了公墓。為烈士獻花圈的任務,爸爸那年已經執行過了,今天就轉交給你們來完成吧!”
我默哀了三分鍾,對著公墓深深的鞠了三躬,注視著鬆柏蒼翠,芳草叢生,心中平靜了許多。“你們都要銘記這裏,水泉溝是咱們的家園,老陽坡的這個萬人坑,是日本侵略者屠戮熱河人民的罪證。同時,這裏也是咱們熱河軍民抵禦外來侵略,不屈不撓、堅持抗爭的標誌,也是記載著咱們熱河人民的血淚史,更是記載著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英雄抗爭史。這裏埋葬著咱們的親人,也是咱們張氏家族的墓地,在這祖先的墓地上,我要你們稟承我的誌願,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延續下去,傳承下去。寶根,寶柱,你們聽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