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欲入龍潭(2 / 3)

除了已經如此快就成為了舊聞、逐漸的降低了熱度的‘預謀謀害當朝皇後’的謠言以外,諸如:

‘漢宣帝禦駕親征塞外慘敗、當朝帝王漢宣帝不幸殞命夷域’、‘大將軍霍光當機立斷、力挽狂瀾的收攏大部分漢軍突出重圍’、‘國一日不可無主、六歲的太子劉奭即將被擁立為帝’、‘皇太後已經親傳懿旨、確定了新帝登基的日期、新帝即將登基’、‘駐守京師有功、保證了家國安定的博陸侯繼承人中郎將霍禹即將被敕封為驃騎大將軍臨時主持朝政、輔佐新帝’、‘霍雲、霍山亦將被敕封為左、右將軍、霍氏的其餘家族成員亦將會大肆的晉位’、‘待大將軍霍光回京之時、亦是新帝出京親自相迎之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滿天飛的傳言,仿佛鋪天蓋地的蝗蟲一樣彌漫、籠罩在京城長安的上空經久不散、愈演愈烈。這其中,自然是有霍禹、霍雲、霍山等刻意的派人加以傳播的,同時亦不乏好事者津津樂道的予以渲染、杜撰出來的。

用一隻拳頭支著腮幫子倚靠在書案上的紀嘯,思維處於朦朦朧朧之中的聽著張延壽的不停敘述,不覺語音含混的脫口罵道:

“鬧吧、鬧吧!這些養尊處優、不知天高地厚的膏腴子弟!以為擁有無上的權柄就能像他們‘流連在風月場所’那樣的愜意?以為治理江山社稷就如‘頑童過家家’那樣的簡單?以為他們的父輩刀頭飲血開創出來的基業就像‘美酒穿腸過’那樣的輕鬆?以為一時權勢熏天的長輩永遠能夠對他們予以庇護?他們這不是把家國至尊的神聖尊嚴給當成了兒戲嗎?‘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呀!唉……!”

不知不覺間,紀嘯甚至把同為豪門後裔的張延壽也有些掛連到了!張延壽是不是‘膏腴子弟’這個範疇且不言,反正他亦將會受到祖輩的餘蔭,聽著心裏也肯定也是有些不舒服。

“嗬、嗬!”張延壽微顯尷尬的臉頰抽搐了幾下,借著幹笑了兩聲予以掩飾才接著說到:“為兄也是感覺到這些人鬧得太過分了!儼然是再拿一族人的命運在開玩笑。不過,也是為兄無能,未曾獲取到彼等的具體安排、布置等大有可資利用價值的消息,無法給予賢弟營救太後、皇後、太子、及朝臣等提供太大的幫助。”

秉性穩重、謹慎的張延壽,隨聲附和了紀嘯兩句後,馬上就話鋒一轉的提到了正事上。其實,他也是不想在議論什麼‘膏腴子弟’的借以轉移話題。

“兄長何出此言?僅隻及時的傳信到軍前這一樁,兄長就已經是功莫大焉!現今京城的局勢一日數變。如果再遲延幾日,可能就會大錯已經鑄成的更加的難以遏製?就隻這些其中明顯是彼等刻意傳播出來的謠言來看,彼等就已經下了魚死網破的決心。

照此演變下去,亦難說我偌大的大漢朝不被彼等給弄得分崩離析、亂象叢生。小弟就不瞞兄長自身之想法了!所謂功、過一線牽。如無有大將軍對家國的蓋世功勳,以不會讓這些不肖之徒恍若頗有倚仗的異想天開。

可是,彼等可曾想過?樹倒獼猴散哪!即使是大將軍的舊屬故吏遍布天下又能怎樣?大將軍已經是垂垂暮年,亦將時日無多。而彼等卻又無大將軍的威望與能為,除了把大漢的江山社稷攪得七零八落、甚至有可能會便宜某些別有用心者之外,彼等又還能如何?

唉……!彼等如此作為,無異於是在自掘墳墓也!”

紀嘯向張延壽‘當著明白人不說假話’的一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