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嘯在不覺喃喃自語‘這可真是個藏汙納垢的好地方啊’的感歎中,也向身周的軍卒等無聲的揮了揮手,示意已經重新穿好鞋襪、放下高挽的褲腳、周身上下不免沾滿了泥水的百餘名軍卒開始向城內潛行……。
除了‘嚓、嚓’的疾行腳步聲以外、已經毫無任何生息發出的百餘人,盡量的躲避開主街區,選擇背街區的巷路,紀嘯率領著百餘名禦林軍新軍軍卒,逐漸的已經接近了皇城所處的地域……。
雖然現在已經是後半夜、聞聽到打更的梆子聲也是有氣無力的恍若半睡半醒間、並乃是人的睡眠最為深沉的時間段,但紀嘯還是要盡量的加著萬分的小心,以免遇到可能出現的尋街甲士和司更者。
行百裏而半九十。紀嘯等稍不小心暴露出些行跡,就有可能使一切都前功盡棄。準確的對比起來:紀嘯所率領這百餘軍卒的生死也確實事小,整個大漢帝國的局麵失控、喪亂則必然事大。紀嘯率領著的百餘軍卒,身擔萬千幹係的牽扯到大漢帝國的生死存亡、萬千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呀!他又安能不‘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一樣的緊張萬分?
對於城內的具體情況,可能這百餘人當中也就數紀嘯乃是‘最為生疏者’?故而,已經入籍禦林軍數年的甘延壽和從小就在長安城內的犄角旮旯頑皮、耍鬧的趙睿,早已經跑到了最前麵,根本已經不用紀嘯再吩咐的、就領著眾人哪裏偏僻走哪裏、那條巷路僻靜走哪條巷路的當先潛蹤而行。
這夜紀嘯等還真就是同西方有緣、也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把霍禹、霍雲、霍山等早一點兒送上‘西南大路’的原因吧?在甘延壽、趙睿相當於當先領路的情況下,掩藏在更加深沉的午夜之後的夜色中,已經來到了皇城西城的一處近乎於死角的城牆根兒下。
“當年年少頑劣之時,末將曾經常在此處玩耍、甚至都整夜不歸。此處,即使是白日也甚少有內廷的侍衛在上麵巡視到此……。”百餘人同時聚集在皇城城牆根兒底下之後,趙睿貼近紀嘯悄聲的解釋到。
“好!馬上安排爬城!”紀嘯也並沒有多言的、讚許似的拍了拍趙睿瘦削的肩膀,壓低了嗓音隨即傳令到。
攀爬皇城要較攀爬外城相對來說容易得多了!皇城不僅是沒有像外城一樣的護城河,而且皇城的城牆也就僅有近兩丈高,且寬度、厚度也同外城不可比。
現在最為關鍵之處也就是剩下了一個‘快’字!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考慮上麵存不存在巡城或者值夜的內廷侍衛,就隻是要堅持趕快攀上去。因而,數條吊索同時被甩搭、鉤掛到了皇城城頭的箭垛之上,甘延壽、趙睿已經身先士卒的背著軟梯的一頭兒開始向皇城之上攀爬。
還真讓趙睿給估計對了!也許是巡城或值夜的內廷侍衛熬不住睡著了?也許是此處皇城的上麵真就沒有安排固定守衛或巡視的內廷侍衛?反正直到甘延壽、趙睿爬上皇城城頭,把軟梯鉤掛好,一直就沒有驚動到皇城之內的任何一個人。
隨後緊接著,就開始了軟梯和吊索並用、百餘名軍卒紛紛宛若一群密密麻麻的壁虎一樣爬上了城頭、翻到皇城之上。借助軟梯爬上皇城的紀嘯,不覺長出了一口氣,心中暗呼:謝天謝地!終於進來了!
接著,紀嘯站在皇城的城頭上馬上就毫不遲疑的壓低著嗓音傳令:“甘都尉、趙都尉各帶二十名軍卒,沿兩側環城清除城上值夜守衛的侍衛、甲兵,安排收好皇城的各門。其餘之人,隨本人尋路下城,先行趕奔長樂宮。切記!寧可力斬之,亦要避免弄出聲響、驚動皇城之內的守衛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