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已經懷有了蠢蠢欲動之心的霍氏兄弟,自然是就在李竟、張赫的鼓動下一拍即合,馬上就在李竟和張赫的參謀之下開始了密謀、籌劃、拉幫手……。
而在漢宣帝離京、京城長安城內又謠言乍起、霍氏兄弟從霍顯的的口中證實謠言確有其事之後,也是張赫同李竟向霍氏兄弟進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已經被逼上了絕路,即使是隱忍不發同樣也會惹來返朝的漢宣帝的追究。進而,張赫和李竟又給霍氏兄弟進獻了一條‘大造漢宣帝塞外兵敗殞命謠言’的‘妙計’,勸說霍氏兄弟借機擁立、控製年僅六歲的太子上位。
至於如何對付隨後可能返京的漢宣帝?張赫和李竟也有一套說法:隻要把太子擁立為帝,就已經木已成舟的造成了既成事實。即使是漢宣帝能夠返京,也可以向當年老霍光把昌邑王劉賀拉下馬一樣以‘治國不利’為由把漢宣帝廢除。到那時,既然新帝登基已經造成為了事實,大將軍無奈也必定會樂觀其成。有了大將軍的支持,隨後就連漢宣帝也可以輕易的予以處死。
……。
“原來中間還有這麼兩個蠢貨在推波助瀾哪!”聽到此的紀嘯不覺脫口罵道,猛然間的脫口而出,也同時打斷了趙平對事件整個過程的述說。
基本上已經從趙平的嘴裏透漏出了整件事大致全過程的紀嘯,見自己無意中打斷了趙平的述說、而他也確實是不願意再聽霍氏兄弟這些亂七八糟的‘狗扯羊皮之事’,就因困倦而臉頰聳動間顯得十分麻木的輕笑著說道:
“嗬、嗬!本人因小人的齷齪之行而義憤,不覺打斷了趙大人之言。呈請海涵!
本人不思誆騙諸位,必要據實而言。所謂‘覆水難收’,霍禹、霍雲、霍山此三位始作俑者,事實上已經百死難恕;彼等此時也必然是做好了破釜沉舟之準備。
而霍氏夫人,在皇後分娩之前也確曾唆使蠢婦淳於衍欲行謀害皇後之行。乃是本人在霍七小姐成君的相助之下,才及時的阻止了一次令霍氏必將沉淪的慘劇發生。此事,萬歲亦完全的洞悉其中之內情。故而,既然已經傳揚開來,霍氏夫人就亦難逃脫重責。
唉……!想想已經風燭殘年的大將軍即將遭受喪妻、喪子之痛,本人亦是十分的淒戚、不忍哪!……”
不覺又是一番唏噓感歎的紀嘯,隨即話題一轉的正容說道:
“而三位大人卻不然。想想,萬歲感念大將軍過往的功績、及大將軍在朝野上下的人望,安能不有所顧忌的網開一麵?如此一來,三位大人的生機也就有了。
既然霍禹、霍雲、霍山、霍氏夫人、亦包括趙大人所言的李竟和張赫等已經無法挽回,那就也不在乎多加上一條罪狀。三位大人現在就可以幡然悔悟、並助本人據守住皇城以贖以往所犯之罪,待萬歲歸朝之後,三位大人亦可以‘霍禹、霍雲、霍山等挾持妻小之名’加以搪塞,再加上本人的從旁進言,想來三位大人當可保住本人及家室的平安。否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三位大人再錯下去亦不能幸免也。
幾位大人還是多為家中妻小及自身思慮一下吧!也讓必將遭受喪妻、喪子之痛的大將軍,少添些喪女、喪婿之痛吧!
本人之言……。”
紀嘯說到此感覺已經把一切都基本上解說清楚,剛想再追問一下三個人的想法,卻被側廂外傳來的一聲帶有著哭腔的嬌呼聲所打斷:“嘯郎、嘯郎,是你回返了嗎?成君終於等到嘯郎回返了!這些時日可真要把成君給礙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