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禦風而行(2 / 2)

吳孟青自恃身份尊貴,自然更持重。旭幽不問,吳孟青更是不答。

兩個人眼觀鼻,鼻觀心,都是惜字如金,莫測高深。旭幽是陷入沉思,吳孟青是自恃身份。

然而旁邊的兩個師弟不想就這麼幹耗著。

他們心急如焚:咱還有事呢。

皮裏光為人如水,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禍水毒淵。他諂媚笑道:“兩位師兄見識深遠,在此探究學問。做師弟的實在不知道如何參詳。”

“不過今日師尊歸山,升殿議事。召集眾師兄弟立刻前往,還是不要誤了才好。”

風邪附和道:“正是,正是。山高路遠,我們還是早點啟程的好。”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因身在此山中。在無昔派弟子眼中,孟無昔自然不是一般的師父,而是師尊,是神,是不能得罪的。而旭幽對孟無昔則沒有多少崇敬的心理。

對於吳孟青三人來說,孟無昔的命令不隻是命令,是聖旨一般的存在。

無昔山門禁森嚴,沒有師命不得擅自下山。隻有孟無昔偶爾在塵世行走,帶來外界大明天下的消息動向。而吳孟青三人來找旭幽,乃是師命在身。如果沒有孟無昔的指示,他們無論如何不會來招惹旭幽這顆“煞星”的。

風邪為人快意恩仇,心直口快。他很有些高興,說道:“據說師尊這次出山獲得朝廷恩寵匪淺,我無昔山弟子俱有榮耀。這可是難得一見的盛世!而且如此一來,我們師兄弟也有可能在朝廷任職,成王成聖也不無可能!”

旭幽不屑於塵世,風邪卻是很羨慕塵世中的權勢。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入仕之道深入人心。雖然風邪之流都是隱居深山的方外之人,也免不了爭強好勝,一心想為朝廷效力。

在大明天下,朝廷是天。能夠被官府承認和利用,是一種福氣。

吳孟青點頭同意,眾人再也無話。

於是旭幽隨三人往無昔山主峰而去。

無昔山五峰參差林立,如同人的五指。主峰最高便是中指,無名峰最矮,也離得最遠,如同人的大拇指。如此各峰離得遠的有數十裏之遙,離得近的不過數十丈,一根鐵索便成了兩峰之間的橋梁。

孟無昔所在的主峰挺拔獨翠、群山環繞,與其餘四峰的矮小荒疏相比更顯得鶴立雞群。主峰與吳孟青所在的“墨頂”峰,皮裏光所在的“水影”峰,風邪所在的“嵐山”都有鐵索相連的,唯獨與旭幽所在的無名峰相距甚遠。

如此一來,旭幽等四人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輕功絕頂之人可從無名峰禦風而行,躍至相鄰最近的其他山峰,不論是“墨頂”、“水影”還是“嵐山”,然後走鐵索到主峰;二是下了無名峰,繞過山勢相連的阻隔,到達主峰腳下,再上山。如此上山下山,不知道路幾何。

話說無名峰與水影峰相距最近的不過一處山塹鴻溝,隻有七八十丈遠。遠望水影峰樹木蔥翠,溪流環繞,另有茅舍炊煙,很有些田園風光的味道,倒是山野務農的所在。反觀無名峰,卻是擎天柱一般,不見半點生機,沒有半絲喧囂。

風邪修行的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木者氣也。孟子雲:吾善養浩然之氣。風邪參天地造化,修“木”已經到“禦氣”的境界,可以做到禦風而行。隻見他雙手附後,腳尖微點。未見如何用力,已經輕飄飄飛過“一線天”。

風邪落定,卻是麵色蒼白,血氣上湧,好不容易壓下沒有吐出一口血來。他故作輕鬆的笑道:“風邪從未來過皮師弟的水影峰玩耍。師弟先行一步,師兄們,告罪了。”自去運功療傷不提。

原來就算功力高深如風邪之輩,在沒有外力(如鐵索)的借助下,要來無名峰探訪旭幽也是頗費周折。

孟無昔如此處心積慮,讓旭幽獨處無名峰,自然無人去打擾。

皮裏光遙遙招手示意,看風邪走遠了方回過頭向吳孟青請示:“大師兄,風邪一向輕浮,想不到五行之木修煉到如此境界。輕功甄至化境,比迅疾如風更上一層,到了禦風而行的地步了。實在不可小覷!”他的語氣帶著憂慮,言下之意似乎並不為風邪修為精進而喜悅。

速度的快有五種:走——安步當車,跑——迅疾如風,急——穿花掠影,飛——禦風而行,燎——遨遊九天。

吳孟青卻滿不在乎:“禦風而行,不過是借助風的力量。莊子說過:列子禦風而行,旬有五日而後返。風師弟不過一瞬而已,頂多算‘穿花掠影’。況且就算真的能禦六氣遨遊無極,風也有停的時候,沒什麼好得意的。”

吳孟青給皮裏光講道:“真正的五行之力在於掌控。借助自然之力,終非大道!”

修行五行之力講究天人合一,這個天便是自然。利用自然的力量有兩種,一是借,二是控。

皮裏光點頭稱是,能夠“控製”自然之力當然比隻是“借助”要強大的多。能夠親耳聆聽大師兄講道實在是無比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