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無昔,多行不義必自斃。自裁認罪吧,免得髒了我等青年才俊之手!”
“你算計我們師兄弟十年,假仁假義。如今眾叛親離,真是罪有應得!我們這是替天行道,革新換代!”
正在此時,一個白衣男子緩步走入大殿。眾人正在口誅筆伐之時,他卻突然闖入,一時氣為之奪。那男子一身雪白,長衣席地很是灑脫,渾身無半點裝飾,更無刀劍傍身,卻是氣定神閑,視眾人如無物!
男子走至孟無昔麵前,執禮甚恭:“五行門李想,參見孟師叔。”
“嗯。”
男子道:“這些人似乎數典忘祖,不敬尊長。李想為師叔略施懲罰如何?”
吳孟青暗叫不妙,五行門乃是無昔派前身,沉寂江湖多年,想不到今日恰逢與會。這個李想看起來功法不弱,如果他幫助孟無昔,這可對自己逼宮大大不利。
然而孟無昔拒絕了。
“不肖子孫,妄自尊大。倒是讓賢侄笑話了。老夫尚未氣絕,倒還有餘力料理自家山門。”
李想道:“如此也好,李想後輩就不敢逾越了。”
“實不相瞞,李想身負五行祖旨意,特來帶走一人。不知孟師叔料理家事需要多少時刻?如果不便的話,李想自去!”
孟無昔道:“不必,這就好。”
“不”字剛出,孟無昔便出手了。然而“好”字未落,孟無昔便結束了。他這句話卻是出手時說的,隻是他出手甚快,似乎將動未動,已回到原地,便將吳孟青之流製服。
吳孟青抬眼望去,手下金字門弟子再無一人能站得起來,自己更是不堪,身上無一點傷痕,卻是動彈不得。吳孟青更希望孟無昔打的自己遍體鱗傷,也好給其他弟子看。如今自己毫發無損,卻是沒有招架之力,更是難堪!
李想功力精湛,自是比吳孟青高明的多。剛剛的過程雖然隻有一瞬,李想運功入目,瞳孔收縮,已經將孟無昔的所作所為盡收眼底。
原來孟無昔並非快到一瞬打到眾人,而是瞬間化成幾十個化身,每一個化身擊倒了一個弟子。然而他動作極快,眾人隻覺眼中一花,以為隻有一個孟無昔,哪知道孟無昔可以幻化無窮,有多少個弟子,孟無昔就有多少個化身!
五行之土最強功法——魔化聖魔,特有的“造人術”。
這也是孟無昔為何要收養這麼多門徒的原因,也是他為何拚著受傷也要搶來了十三個童子的原因。
孟無昔有不久與世的預言,特意準備“十三童子”做自己的替身。他可以借屍還魂,以備不時之需!
李想心中一驚:金蟬脫殼之計,孟無昔果然老辣!
李想不動聲色,問道:“李想鬥膽想問孟師叔,這些人如何發落?”
孟無昔不悅道:“怎麼,五行門想插手無昔派的事?”
“不敢,隨便問問。李想隻在乎五行祖的命令,其餘之事,與我無涉。”
孟無昔傲然道:“那就好,不過告訴你也無妨。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夫也不是殘忍無道之輩。他們是死是活,看他們造化了。”
“某人救他們,老夫便法外施恩,饒他們一死!若那人不救,老夫隻好殺徒立威!”
眾人心裏糊塗,卻不知這“某人”是誰,但畢竟求生有望,略為心安。
眾弟子被孟無昔製服,不甘心就此死去,隻是他們跟隨師尊多年, 深知他的脾氣秉性,也不敢求饒。萬一惹怒了他,死的更快。大殿一時鴉雀無聲。
孟無昔對李想說:“你想帶走旭幽,卻是不能!老夫昨日才對他立下承諾:旭幽的路,他自己選。老夫一向言而有信。”
“李想來之時,祖師明言:旭幽不同旁人。李想隻求一唔,不作幹涉。”
孟無昔厲聲道:“如果老夫還是不允呢?”
李想也不甘示弱:“後果師叔自知!”
“太陰的力量,祖師勢在必得!師叔逆天行事,不但於事無補,下場還會更慘!”
李想不過後輩晚生,對孟無昔所說卻是個威脅。
孟無昔笑道:“老夫倒是想試試,滾吧。”
李想不怒,反而恭敬道:“李想告退,言語之中有冒犯孟師叔的地方,還望師叔海涵。”竟真的乖乖走了。
孟無昔見那李想波瀾不驚,心中也是讚歎“後生可畏”。如果自己的徒弟,吳孟青之流有一個能有李想的一半造化,自己也算是“收徒有道,傳承有序了”。可惜無昔山弟子太多,自己沒有用心培養。竟出了三千個廢物!
兩人交談片刻卻是對金字門弟子沒有半分在意,仿佛他們根本不存在。
李想自去,孟無昔也離開了。空留大殿眾人,木樁一般。孟無昔讓他們自作自受,先晾置一旁,麵壁思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