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一印象(1 / 2)

金不換仔細打量旭幽:神龍見首不見尾,世人笑談曰太陰。原來說的是你!

天上的神龍誰都沒有見過,為什麼看不見呢?有人說是因為天太暗了,看不清。就像大明天下裏麵的壞人,看不透他的真麵目,因為他太陰險了。大智若愚,大偽似真。

不過說到陰,其中最最陰險的,就是“太陰”。太陰可以悄無聲息的奪得他人身上的五行之力。

這種不勞而獲、損人利己的行為,還不“陰”嗎?

旭幽見孟無昔生氣,做了肯定答複:“師父說的對。”

“上天有好生之德,師父果然是宅心仁厚。可惜世人不理解,師兄弟們更是不能理解師父的良苦用心。正所謂我本一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孟無昔打斷道:“旭幽,你扯遠了。”

“是是是,師父說的對。”

金不換要翻白眼了。

“為今之計,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旭幽認為,師兄弟貿然犯上,肯定是誤信讒言,師父和徒弟們缺乏交流啊。不如按照他們的意思辦,消除誤會,相逢一笑泯恩仇嘛。”

孟無昔不再言語。

旭幽就自作主張,對金不換說道:“你殺我可有理由?一一說來,有師父為你做主。”

金不換誠懇作答:“我隻想讓那十三個孩子遠離無昔山,其餘別無所求。從今往後,金不換再也不對師兄弟刀劍相向。”

孟無昔點頭道:“這個好辦,你擔心吳孟青居心不良,想讓他們有自己的道路,為師不勉強。隻是有一個孩子誓死不聽皮裏光的話,已經被他仍落山下了。”正是一直沒有出現的悔人知。

金不換看向驚石田:“你騙我?”

驚石田麵有愧色:“我和悔人知是好朋友,我們走投無路,想入水字門。皮師兄說誰聽他的話,替他殺了旭幽,就收誰。我沒有悔人知義氣,就答應了。我年幼無知,知道錯了。”

旭幽見驚石田已經後悔,而且他比較小,被皮裏光威逼,也是出於無奈。如果驚石田不聽話,就會和悔人知一樣下場,死翹翹了。現在旭幽安然無恙,並沒有什麼損失,也就原諒了驚石田。

金不換又問旭幽:“其他師兄弟怎麼處理?”

旭幽也不顧孟無昔臉麵,道:“吳孟青也就是怕師父百年之後不能接任無昔山掌門寶座。師父明言相告,無昔派將來有他接掌,他還造自己的反嗎?其他師兄弟都是他的人,而且他不找別人麻煩,就已經風平浪靜了。”

旭幽說完看向孟無昔,等他定奪。

孟無昔仍是麵無表情,無昔山三千門徒,他隻在乎一個,所以旭幽怎麼說他都無所謂:“這樣處理也好,人世間本沒有仇怨,殺戮多了更添新仇。”

孟無昔道:“隻是你漏掉了一個人?”

旭幽不解:“誰?”

孟無昔道:“你自己。為師雖然就沒打算把無昔派傳給你,可是出了這樣的變故,你也不能在無昔山待下去了。”

雖然旭幽並沒有異想天開,有接任孟無昔當老大這樣的打算。可是聽他這麼明確否定,心裏還是酸溜溜的。

誰稀罕?還要你傳!旭幽我自己造一個。

旭幽問:“憑什麼趕我下山?又關我什麼事?”

孟無昔道:“有三個理由。”

“第一,你不走,吳孟青還是會防著你,誰讓你是老二呢?為師不希望內鬥。為師知道吳孟青早晚會反,昨天大殿之上故意隱忍示弱,讓他們知道為師受了重傷。昨晚各山門的逾規越矩,為師也不幹涉。吳孟青果然上當,以為有機可乘。如果為師不趁著現在能治住他,來這麼一手。等為師真的大限將至,就真的回天乏力了。”

金不換這才明白,吳孟青指使自己是“投石問路”。大師兄還是起了猜忌之心。自己也是愚不可及,被人賣了還不自知。

“第二,為師的師父——五行祖師,他已經找上門來了。旭幽你爆發青龍化身,已經身處險境。還是走為上策!”

“第三,也是為師有求於你。你也看到了,為師不善治人之道。如果不是為師還有些境界,恐怕已經被你的師兄弟推翻了。然而人總有老的那麼一天,為師也有不中用的時候。為師希望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不再有爾虞我詐,不再有百般算計。希望你下山之後,在大明天下找到一種道:可以化仇恨為友好,可以化殺戮為共存。那為師也就可以安心了。”

“如果你找不到,為師也不知能支撐到何時。不過假如真有那麼一天,為師還是希望能葬於這大山之中。你也不必回來!”

旭幽一時感動,孟無昔這就要死了嗎。問道:“要走了,我能收拾一下嗎?”

“你那無名峰不毛之地,有什麼可收拾的。”

旭幽想了想,也是,問:“我能與師兄弟告個別嗎?”

“你有知心好友嗎?有誰認識你,趕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