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十裏亭,孟無昔帶領無昔派泰半弟子,少說也有兩千人,算得上一支頗具規模的武裝力量了。
無昔派聲勢如此浩大,如是尋常土匪草莽,早被大明剿滅了。然而諸位莫忘了,孟無昔是鄭府的上門女婿。章府滅門案後,五行門被定為逆黨,然而無昔派不是。孟無昔的事是家事,歸鄭府處置,也就是背後的燕王。
兔死狗烹,如果兔不死,那麼狗就不會被烹。孟無昔有用,燕王就讓他活著了,還支持他壯大無昔派。
所以無昔派一路暢通無阻,非但沒有向城防交過路費,更是得到了尚武軍的支持!
將軍韋賢還要向孟無昔點頭哈腰。
所以孟無昔要做什麼,誰敢阻攔!
孟無昔並沒有立即開始展開殺戮,在攻打九龍唐之前,他開了一個會。與會人員都是有名有姓的,具體點就是:尚武軍韋賢和大弟子吳孟青。
而在十裏亭百丈之外的樹林裏,無昔山眾弟子已是磨刀霍霍、整裝待發。
孟無昔回過神,看了韋賢一眼,道:“你可知罪?”
韋賢是百戰之將,一身硬骨,然在殺伐淩厲的孟無昔麵前卻是心驚膽戰。他咬牙硬撐道:“末將有罪,卻無悔。郡主膽識過人、才具非常,加以磨練必是女中豪傑、沙場宿將。韋賢擅自做主,與郡主並肩作戰,實屬幸事。如此,即使粉身碎骨,末將也心甘情願、死得其所。”
鄭麗珠的身份雖說隱秘,但在孟無昔麵前,韋賢也無須遮掩:鄭麗珠不過是你老的養女,實際上是郡主。你倆沒有血緣關係的!
然而此話在孟無昔耳裏沒有不敬,反而很是欣賞韋賢的忠誠!
孟無昔歎了口氣:有將如此,夫複何求。說道:“韋賢啊,你常年軍旅,不知為人父者對子女的舐犢之情。老夫一生做了不少毒辣狠絕之事,見慣了鰥寡孤獨。實在擔心麗珠步我的後塵,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孟無昔仰天長歎:“殺戮是吾輩之事,不要牽連無辜了。”
這是孟無昔的肺腑之言。
韋賢這才感覺到孟無昔沒有要自己小命的意思。
韋賢在祖莊沒有保護好鄭麗珠,心裏也是自責不已。更加上鄭麗珠戰場上的堅毅、頑韌,已經大出韋賢所料,所以韋賢對鄭麗珠已經從保護轉變為崇敬了。然而聽孟無昔此言,韋賢幡然醒悟:最好的保護不是追隨,而是讓她遠離戰場!
吳孟青見韋賢不語,打了個圓場:“韋將軍也是一片好心,師尊也是好心,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你閉嘴!”孟無昔一反常態,嚴加嗬斥,吳孟青立時跪了下去。
韋賢見狀鄭重認錯,磕頭求饒:“韋賢知錯。從今往後,末將須臾不離鄭府左右,保護郡主遠離是非,一生平安。”
“好!”
孟無昔豪情萬丈,發號施令道:“韋賢帶領尚武軍精幹士卒即刻回鄭府。就算外麵天翻地覆,也要守護好他們。切記:三月之內不準踏出鄭府一步!”
韋賢抱拳行禮:“遵將令!”
孟無昔讓韋賢離開,又對吳孟青下令:“吳孟青,你師弟旭幽此刻就在杭州城北的貳黃殿讀書。即刻帶領幾個金字門弟子前往,將他帶往京師與風邪會合。”
“貳黃殿?”
吳孟青很是奇怪,大戰在即,為何要將自己調離首徒之位。他卻不敢遲疑,複命道:“弟子明白。”
安排已定,孟無昔走出十裏亭,來到眾弟子麵前:“無昔山弟子聽令:鏟平九龍唐,殺無赦!”
無昔派門徒轟然響應:“殺!”
話不多說,武林浩劫拉開序幕。
孟無昔的殺戮開始了,他將在三個月內完成皇帝陛下的密旨:識時務堪稱豪傑者,唯有孟無昔一人而已。
至於其他人都得死!
滅了九龍唐,還有五行門,最後還得與東海食人蛟一戰……
孟無昔的思緒很遠、很深,他似乎看透了未來。至於滅九龍唐,簡單的很,不需要戰前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