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再見故人(1 / 2)

杭州城北哪有什麼貳黃殿?這不過是孟無昔替旭幽的掩飾之詞。

吳孟青一路找來,沒有收獲。日上三竿,時間不等人。

吳孟青是“國器”境界,道行不低,使用五行之土的功法,大地是立身之所,輕而易舉便發現“旭幽”。而位置正是怡紅院。

世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聞名遐邇,令人向往,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富庶。白居易曾稱頌:“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杭州很有錢的。二是因為青樓林立,名妓眾多。自古便有詩人才子在這裏流連忘返,縱情聲色,留下眾多詩歌詞賦、風流韻事。杭州的風華也算大明一絕!

也就是說人喜歡紮堆的地方,要麼富,要麼美。

又富又美的地方,就是天堂!

吳孟青常年在無昔山苦修,心淨如土,凡塵不起。他看不慣怡紅院內紙醉金迷,一片喧囂熱鬧;更受不了姑娘們擦滿了胭脂水粉,一個個旖旎作態。

最可恨的是,迎客的“妙人”一個勁的往吳孟青身上靠,當真不讓他自在。吳孟青是不喜歡女色的。

吳孟青氣沉丹田,喊了一個又長又重的字:“滾……”

嚇得美女們花容失色,再也不敢招惹。

吳孟青帶著三個大男人長驅直入,無視怡紅院姑娘們的招待,直奔旭幽所在的地方。

金字門弟子金綰、金萱、金不換跟隨大師兄吳孟青前來。他們境界低,並不理解吳孟青為何來到這裏。

四人是師兄弟,在一起玩慣的,就邊走邊聊。

金綰不解:“大師兄,咱們為何來怡紅院?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金萱溫聲:“大師兄,你太魯莽,都嚇到姑娘們了。人家該說怎麼凶了。”

金不換恭維:“大師兄聲若洪鍾,氣韻綿長。境界又提升了。”

吳孟青“哼”了一聲,鄙視道:“你們懂什麼!”

吳孟青知道這幾個傻蛋智商有限,孟無昔說“貳黃殿”是為了保全旭幽的聲譽,其實暗指他不務正業。說道:“無昔山弟子三千,師父在意的隻有旭幽一人!他就在這裏。”

此言一出,三個師弟麵麵相覷,並不相信。

旭幽一直與世隔絕,獨處無名峰,算不上看重栽培。最近更是被孟無昔趕下山,算是與無昔派沒了幹係。怎麼能說是“在意”呢?

而且旭幽木頭一個,身無分文,這是他該來的地方嗎?如此匪夷所思,怎能相信!

吳孟青見他們不開竅,就耐心解釋為何說孟無昔隻在意旭幽一人。

吳孟青說道:“師尊性格古怪,不在意我們行為不端、犯上作亂,卻對我們修習五行之事十分上心。旭幽獨處無名峰,不修五行,如此逍遙自在,你們就不奇怪嗎?”

因為離開了孟無昔,身邊又隻有嫡係弟子,吳孟青就對孟無昔不客氣了。而且經曆越多,吳孟青對孟無昔了解越多,看的也就更透徹。孟無昔一直對旭幽網開一麵。

孟無昔籠絡吳孟青,宣布他為繼承人,並沒有讓他“感恩戴德”,卻有了反作用。

金綰、金萱、金不換紛紛搖頭。旭幽在無名峰十年,也荒廢了十年,他們隻覺得可惜,沒有一點兒羨慕。

經曆了無昔山的逼宮事件,金字門弟子和首徒吳孟青感悟不同。

吳孟青是越發懼怕孟無昔,而其餘弟子則對孟無昔沒了怨言,反而多了尊敬。畢竟孟無昔就算殺了他們也是有理有據。誰讓他們罪有應得呢。

吳孟青一臉鄙夷的表情,說道:“你們被孟無昔騙了。也罷,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們早晚會明白我的。”

吳孟青在孟無昔麵前俯首聽命,然而在眾師弟麵前一直搞“小山頭”。以往他羽衣漸豐,欲圖自立,然而畢竟不如孟無昔老辣,“逼宮”失敗,功虧一簣。

經此一役,吳孟青風光不再。他名義上仍是大師兄,是孟無昔選定的繼任者。實際上地位卻是江河日下,眾師弟對他也有了懷疑。

吳孟青繼續鼓動三位師弟的情緒:“別的師兄弟都在拚命,旭幽卻躲在這安樂窩、溫柔鄉啊!”

金綰不信,道:“師尊說,旭師兄在貳黃殿。”怡紅院很大,他們還沒有走到木蓮華的房間。

金萱道:“師尊經常教導弟子,修行不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管教和責罰是對我們的安排和鼓勵。大師兄不喜歡,可我覺得挺好。旭師兄不和我們一起修行,挺孤單的。”

金萱被吳孟青白眼無視。金萱可是一向唯吳孟青馬首是瞻的,竟然幫理不幫親!

金不換反而維護吳孟青,道:“大師兄說得對,師父最疼二師兄。怡紅院是藏汙納垢之所,師父為了保存旭幽名譽,所以用貳黃殿暗指。”他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