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啊,哪啊。一年的時間是很長的,可以辦很多事情。李成王在死之前就已經傳回來了很多不好的消息。如果僅僅是因為李成王戰死而負了承諾,當時的鄭氏品性善良,隻會感傷,又怎麼會產生怨念?實際上卻是北伐大軍剛剛出征,就有傳言說李成王愛好女色,霸占民女,有了孽種,也就是後來的李凊林。後來關於李成王的毀譽之詞越來越多。眾口鑠金之下,鄭氏不得不信,徹底斷了念想。再後來李成王就死了,屍骨無存!”
旭幽不自覺的為李成王鳴不平,道:“總感覺有些不對勁,李成王身為一軍統帥,位高權重,會如此行為不檢?而且這種小事還會被人舉發?這不合常理!就算李成王娶了旁人,頂多算是移情別戀。很平常的事情,為什麼被人罵呢?”
燕異客很欣慰,說道:“你能如此想,也算是自己人了。當時李成王處於功業頂峰,所以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在關注。人在權力漩渦之中,四周都是敵人,這個你不會明白的。”
旭幽道:“那章中行又怎麼負了鄭氏的?”
本來是一人一問,輪流作答,結果旭幽連著問,燕異客知道自己吃了虧,卻不在意。對於無聊的燕異客來說,隨便來一個朋友,侃侃大山都是極好的。
燕異客道:“李成王戰死,無從辯起,隻能含冤了!我當時也差點被騙了!而章中行之所以負了鄭氏,原因就更離奇了!”
“章中行也出問題了?”
燕異客歎息道:“他輸了!戰敗了就沒法求親了。”
出征之前說好的,得勝凱旋就到鄭府求親。結果一個戰死,一個戰敗!
鄭義芝說道:“死了就是死了,輸了就是輸了,李成王和章中行都是孬種。他們不配!”
旭幽見義芝如此說,心中不是滋味,製止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義芝不能這麼說!”
旭幽問燕異客:“章中行是什麼樣的人?他輸的不正常嗎?”
“章中行計謀過人,能文能武。當時大明國勢正盛,張士誠都死兩年了,沒有多少餘孽。如此勝券在握,二師兄若真的是輸了,那也太過窩囊,如此評判也不算錯。我當時也差點被騙。然而章中行的事和李成王的事如出一轍,真相並非這麼簡單!”
旭幽道:“如此誇獎你二師兄,我卻不以為然!總感覺章中行蠢的很。勝就是勝,敗就是敗,沒什麼好說的!”
燕異客鄙夷道:“嗬嗬,大言不慚!你又不在場,你有什麼資格評判!如果是你,一樣是輸!”
旭幽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說說看。”
“二師兄東征之前,細作報告杭州、高郵、福州、贛州等多個地區同時出現張士誠的叛軍,有數萬之眾!二師兄曆來堅信‘兵貴精,而不在於多’,所以隻帶了尚武軍五千。”
旭幽還是不覺得這仗有什麼難打的,道:“雖然敵眾我寡,但是整個天下都是大明的了,敵人不過苟延殘喘而已。以兩軍士氣對比,尚武軍一個打兩個、三個都沒有問題!章中行還是不該輸!”
“你錯了。”
“我怎麼錯了?”
燕異客道:“你也相信了細作的情報!事實卻是,尚武軍轉輾上千裏、搜索大半年,一個叛軍都沒有找到!無功而返。”
“這……”
燕異客道:“如此費時費力,勞而無功,自然不會有好結果。當時有部將韋賢勸解二師兄,屠幾個村子,抓一些壯丁充數。但是二師兄拒絕了,這種事他是幹不出來的。”
“抓不到叛軍罪大嗎?”
燕異客道:“可大可小。燕王說情,二師兄隻是被免了職。”
旭幽道:“就算他東征失敗,被人算計了。以後的機會多的是,怎麼這麼經不起打擊,如此一蹶不振,算不得人物。”
燕異客怒道:“你懂什麼!你以為東山再起那麼簡單?大明的將軍多如牛毛,一旦失敗了,有了汙點,就會被革職,被遺棄,被替代。二師兄因此再也領不得軍,打不了仗!”
旭幽是一百個不服:“當不了將軍又怎麼樣,太陽照常升起!我是說他還可以繼續追求鄭氏啊,怎麼這就放棄了!”
屢敗屢戰,千錘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