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放過愚巧與五姑娘的閑聊不提,那李快從燕女史處拿走所有書籍裝了幾車,好不容易要送至燕王府,卻發現門院深鎖。那朱棣鎮守北方,這燕王府自然名不副實,隻是個空殼子而已。
李快這下犯了疑,一抬頭發現燕王府的對門正是曹國公李景隆的府邸,頓時豁然開朗。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極其認真,而且家族觀念非常重的“守財奴”。京師流傳一句話,叫“讀的好不如長的好,長的好不如生的好”。學子寒窗苦讀,即使金榜題名,一般所得官職不過七品,類似於知縣大小的官職。而年輕俊俏的風流才子若被皇家選中成為駙馬,可以直接跳入龍門,輕輕鬆鬆四品的高級職位,類似於知府大小的官職。然而這都是小兒科。
真正含金量高的是世襲爵位,隻要不死絕了,代代相傳,不褪色,不貶值!當然留給了朱元璋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李快之所以對曹國公府青睞有加,實在是因為這當下的李景隆乃外姓公爵恩寵最勝的,說是碩果僅存也不為過!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創業艱辛自是不必說,那些難兄難弟——或者說是從龍之臣,也很不容易,基本上都不得好死。要麼自己作死,想結黨想造反,被朱元璋正大光明的搞死。要麼自己不作死,但是能量大,危害強,是皇權的隱患,被朱元璋耍心眼搞死。
能夠善始善終,而又子孫傳遞不息的,極為稀少。當今的李景隆就算一個,世襲曹國公,與燕王朱棣是兒時玩伴。有這層關係,鄭麗珠來到京師勢單力孤,不來拜訪一下實在有點兒違心。
李快心想:這鄭麗珠心高氣傲,想自己來卻怕太過突兀,故找個理由,指使自己過來,原來是投石問路!如果曹國公接納了自己,鄭麗珠再來這裏也就順理成章了。如果曹國公不待見,鄭麗珠也免得碰壁。這小女子的心,真是綿裏藏針啊!
李快想明白原委,鼓足勇氣走進公府大門處,向門官拜謝道:“卑職千戶李快,奉鄭府門主之命,特送文章典籍到此,還望接納。”李快自動把錦衣衛三個字隱去,畢竟不怎麼招人待見!
那門官器宇軒昂,倒比李快還要威猛,說道:“怎麼這麼慢呢?你家門主到了多時了!早吩咐過了,快進去吧。”說罷,便有一個侍衛前來引領李快。
李快回頭看去,早有人接管,拉著書車去了。
門官催促道:“大人在堂呢,磨磨蹭蹭什麼!想讓國公久等嗎?”
李快這才醒悟,急忙跟著侍衛進入公府。一路上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自己把鄭麗珠想的低了?
曹國公聲勢顯赫,府邸也是占地頗廣。與此相比,李凊林的成王府不過是小格院,寒酸的很。
李快不知走了幾多路,過了幾道庭廊,見了幾對巡邏侍衛,終於到達目的地。正殿之中,一人英俊偉岸,正值壯年,端坐於前,正是曹國公李景隆!旁邊側坐著的,當然是鄭麗珠了。
李快急忙衝鄭麗珠跪倒:“卑職一路耽擱來遲了,還望門主賜罪!”
鄭麗珠輕聲笑道:“你跪錯了,先來拜見曹國公才是!曹國公乃朝廷柱石,功勳卓著,不要失禮了!”
李景隆很是和藹的客套道:“侄女客氣了,我這兒沒什麼規矩。什麼國公不國公的,到讓人以為我李景隆除了世襲了爵位,沒有別的什麼本事!”
鄭麗珠正色道:“曹國公說笑了,您經常奉旨練軍,是不世出的將才帥才!我小時候就聽母親經常歎息,說可惜李叔叔生不逢時!若是在那亂世出英雄之時,李叔叔便是當代的飛將軍李廣!”
李快內心思量:這鄭麗珠是褒獎呢,還是貶低呢?李廣一世不封侯,可比曹國公這個世襲公爵差遠了。不過看這李景隆的神色挺得意的。如此說來,他不是真的英俊神武,就是草包的不辯好賴話了!